國脈論壇:怕遭天價煙搜索,改抽“裸體煙”?
繼刪除相關照片后,昨天山東寧陽縣黨建網悄然消失,直接轉到寧陽政府網
被網友發(fā)現“裸體煙”照片的山東寧陽縣委組織部網站———寧陽黨建網,在本報報道見報當天,于7月1日悄然關閉。網絡中的“裸體煙”事件,在現實中似乎也變得微妙和敏感。
盡管在當地此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用碟子擺放香煙的做法很早以前就在當地存在,但明顯的跡象是,來自網絡的人肉搜索和評判,讓當地政府感受到了輿論的壓力。
香煙,或許是官場里最常見的招待品。但從周久耕被天價煙拉下馬,再到如今的“裸體煙”讓寧陽政府倍感壓力,這個看似最普通的物品,成了網絡公共監(jiān)督的切入點。
網站直接轉到政府網
昨天,本報報道了山東寧陽縣委組織部長王騫的會議照片被網友曝光,網友將會議桌上沒有煙盒的香煙稱為“裸體煙”,猜測當地官員可能是為了避免被網友搜索曝光成為“周久耕”第二,所以不用煙盒。當時,王騫本人和當地宣傳部門都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否認了“裸體煙”這個概念,稱與周久耕天價煙事件完全無關。
記者昨天晚上再次登錄被網友發(fā)現“裸體煙”照片的寧陽黨建網發(fā)現,原來的頁面乃至整個網站都已經不復存在,而是自動轉到了寧陽人民政府網。而就在前天晚上,記者還曾查看該網,網站一切正常。寧陽黨建網是寧陽組織部的網站,一直以來和寧陽政府網都是相互獨立的兩個站點。
會議不該招待煙?
雖然,陷入“裸體煙”的當事人和政府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均暗示,將香煙拆開放在碟子里并非刻意防止網民識別牌子,更與周久耕事件無關,但從網民的反饋來看,這樣的解釋也并不能讓他們感到滿意。
“當官應該當個好頭禁煙,開會還公開抽煙,影響了別人的健康,也敗壞了政府形象”,昨天鳳凰網的一位網民評價稱。顯然,縱使并非天價煙,擺在領導面前幾根香煙也并不妥當。
對此,新華網的一位網民甚至援引有關規(guī)定稱:早在1993年,財政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就發(fā)出了關于印發(fā)《中央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的通知,明確規(guī)定“會議期間不得組織游覽及與會議無關的參觀活動,不得招待煙、酒、糖、果等”,地方上也陸續(xù)有類似的規(guī)定出臺。“那些官員如果夠聰明的話,就不該讓會場出現會議用煙”。
信息公開打折 應對人肉搜索
昨晚,記者始終未能打通寧陽組織部長王騫的手機,因此無法得知將寧陽黨建網關閉的具體原因,也無法證實這種做法是臨時性措施還是永久性的。
有網民解讀認為,這是一種回避。類似的現象并非首次,此前,曾有網民曝光多個政府網站的副職領導人數遠遠超編,而部分網站最后選擇只列舉正職領導的方式,提供“打了折扣的信息公開”,以應對網民的人肉搜索。
而從網民的反饋來看,部分人反思認為,這正是人肉搜索的“負效應”。在他們看來,瘋狂的人肉搜索,限制了政府發(fā)布信息的主動性和范圍,反而可能損害了公眾的知情權。
專家:關閉網站不正常
但在國內知名學者秋風看來,導致這種局限,不能歸咎于人肉搜索,并且從政府的角度來看,這些做法并不妥當,“不是一個正常的反應”。
“任何監(jiān)督都會(對政府)提出某種約束性的要求”,秋風先生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關閉網站的)這樣一個反應,不是一種正常的做法,不僅是從政府與監(jiān)督者互動的角度來說如此,而且也違反了政府信息公開的相關法律,因此,如果當地政府認為網民存在誤解,那么應該提供更多的證據,公開更多正確的信息,而不是選擇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