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負責審核總統(tǒng)候選人資格的伊朗憲監(jiān)會宣布,在對10%隨機抽取的選票重新統(tǒng)計后,并未發(fā)現(xiàn)明顯違規(guī)行為,并承認內賈德在大選中獲勝,當選伊朗總統(tǒng)。
6月13日,伊朗內政部公布總統(tǒng)大選結果后,落選的穆薩維和卡魯比質疑大選結果的合法性,并引發(fā)了此后長達兩周的街頭騷亂,盡管伊朗禁止傳統(tǒng)媒體進行街頭報道,但實際上,一些新的媒介扮演了異常重要的作用。
在反對派不滿選舉結果組織多日游行示威期間,以Twitter.com為首的一批社交網站對示威進行了實時報道,成為國際社會了解伊朗局勢的主要消息來源。
社交網站的興起不過短短數(shù)年,卻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方式。當前最熱門的社交網站Twitter成立于2006年,尚未盈利,卻引領一時之風。美國國會議員幾乎都已成為其用戶。中國也有飯否網(fanfou.com),堪稱Twitter的中國翻版。中國網民對類似具有互動、分享、社交功能的網站已不陌生。
在伊朗抗議活動期間,微型博客網站Twitter、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圖片分享網站Flickr、社區(qū)交友網站Facebook、公民記者網站Demotix等新興社交媒體比較活躍。據統(tǒng)計,Twitter網站關于伊朗局勢的留言約為10億條,無怪乎有學者稱此次“伊朗革命”為“Twitter革命”。其實,今年四月的摩爾多瓦騷亂就已經被稱為“Twitter革命”,只是論規(guī)模,論影響,都無法與伊朗抗議事件相比。
為何社交媒體儼然成為國際輿論的新載體?首先,新興的網絡社交媒體具有設定議題和傳播消息的功能。13日抗議爆發(fā)時,互聯(lián)網上不斷涌現(xiàn)相關視頻、圖片和消息。而CNN卻在重播拉里·金的訪談。無一美國電視媒體對伊朗抗議進行報道。BBC與半島電視臺比CNN行動稍快一些,卻也瞠乎網絡之后。美國的Twitter用戶對CNN表現(xiàn)極為不滿,紛紛聲討所謂的“CNN Fail (CNN大失?。?rdquo;。其次,Twitter等網站的主流語言為英語,用戶多為西方人或海外伊朗人。據統(tǒng)計,Twitter上表明自己來自伊朗的用戶僅為8600人,因此絕大部分留言是反政府的。CNN主持人也表示,收到的電子郵件中“十封只有一兩封”是支持伊朗總統(tǒng)內賈德的。實際上,伊朗改革派和保守派勢均力敵,內賈德?lián)碛泻芎玫拿癖娀A。而網站的誤導使人認為:伊朗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選舉舞弊事件。
雖然社交媒體只是一種新興傳播工具,無法根本改變伊朗內部政治力量對比,但是伊朗反對派以社交媒體為杠桿,不成比例地擴大了國際輿論空間。哈佛大學去年的研究表明:伊朗博客主要分四類:世俗/改革、保守/宗教、波斯文學詩歌以及混合類;互聯(lián)網上伊朗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勢力大致相當。在此次大選中,四位總統(tǒng)候選人都利用了互聯(lián)網進行宣傳。但內賈德得到了國家媒體的支持,所以穆薩維等其他候選人更加注意開拓網絡宣傳陣地??棺h活動開始后,內賈德更注意平息國內的反對聲音,而穆薩維則更注意利用社交網站。鑒于國際社會主要通過英語網站來了解伊朗局勢,因此改革派奪取了國際輿論主動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