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領導網上親民不虛擬,有信必復成常規(guī)!”
“真希望官員能認真對待網民的相關意見,而不是把網絡當作秀的舞臺。”
“網絡對話應與私查暗訪相結合,確實了解民情實情事情”
“網絡問政是好事,但目前來看離成為實事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還缺乏制度機制上的規(guī)范和管理。希望各級切實重視網絡的地位和作用。”
…… ……
這是網友在“網絡問政”調查后的跟貼。6月3日,人民網在主頁推出了“網絡問政”大型有獎調查。這是在胡錦濤總書記通過人民網強國論壇與網友在線交流一周年來臨之際,精心組織推出的。
37道調查題目由人民網時政頻道、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幾經推敲、擬定,涵蓋了如何看待、評價網絡問政,特別是對領導干部通過網絡了解民情、匯聚民智的現(xiàn)狀、效果、期盼等諸多方面的內容。
調查推出后引起網友的高度關注,大家紛紛留言發(fā)表自己對于這一話題的看法――
“此調查很好!很有意義。但是最關鍵的是領導干部要在工作實踐中加以落實和改進,不能停留在表面上!”
“領導上網熱潮,既是當前網絡向政治領域滲透的現(xiàn)實,也是現(xiàn)實中溝通渠道不暢通的反應。因此,網絡問政畢竟只是一個平臺,最重要的是現(xiàn)實中政通人和。”
截至6月5日11時,已有5081名網友參與調查。值得一提的是,在回答“您覺得推動“網絡問政”向前發(fā)展,網民還應做哪些事? ”一題時,有3250位網友選擇了“遵守公德,對自己在網絡上發(fā)布的事件真實性負責”,從一個側面體現(xiàn)了網友文明上網、依法用網的心愿。
純屬巧合,調查推出的當天,有兩條相關新聞為這項調查增添了新的、頗有份量的注釋。
3日上午,各大網站都不約而同地在顯要位置轉發(fā)了一條新華社的消息,稱山西5縣市因忽視網民留言受省政府通報批評。消息稱,山西省政府近日向全省通報,對截至5月15日逾期未辦結網民留言的古交市、定襄縣、孝義市、晉城市、絳縣予以通報批評,并責成被通報縣市向山西省政府和上一級市人民政府寫出書面檢查。
人民網除轉發(fā)消息外,還據(jù)此設制了網上調查:山西5縣市忽視網民留言受批評,您怎么看?截至當日15:22分,共有15171張網絡投票,其中94.2%的網友認為“不重視網民留言,批得對”。
網友在調查后跟貼――“是個好的開頭,防止一陣風,防止避重就輕!”“中央也應如此!對各部委!”
3日下午,中共吉林省委書記王珉委托吉林省網絡新聞宣傳管理辦公室發(fā)來致人民網網友的一封信,王珉書記信中表示,吉林省委一直把網絡作為聯(lián)系人民群眾的一條重要橋梁紐帶,網友留言的信息采集、督促落實和回復工作,已責成有關部門具體承辦;網友反映的具體問題,已要求相關部門和地方認真調查核實,妥善處理;網友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將在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中充分吸納和體現(xiàn)。
隨信還發(fā)來王珉書記對關于網民反映臨江林業(yè)局棚改問題、“大學畢業(yè)生”反映工資待遇問題、辦理出租車手續(xù)問題的批示辦復情況。
王珉書記在信中說:“人民網開通地方領導留言板以來,我一直高度關注并認真瀏覽廣大網友的留言,經常被網友關心吉林改革發(fā)展的熱情和誠意所打動。”
第二天,人民網特以“吉林省委書記王珉親筆致信網友 公布首批留言回復”為題在頭條位置對此進行了報道。
王珉書記的來信,使對人民網網友留言做出公開回應的書記、省長的數(shù)量達到了22位。一天后,這個數(shù)字又刷新為25位。希望這不斷刷新的數(shù)字的背后,是包括網友在內的百姓實實在在的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