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縣人民政府與人民網取得聯(lián)系,就網友向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反映的濮陽縣工資差別及濮陽縣城關鎮(zhèn)東關橋年久失修相關問題做以回答。這是濮陽縣政府第二次回復人民網網友留言(據2009年5月13日《大河報》)。

  網絡民主日益成為社會政治文明的“晴雨表”。充分傾聽網友的呼聲,熱情歡迎網友的批評,誠懇征求網友的意見——網絡越來越成為民意的集束,成為政府機關“正衣冠,明得失”的鏡子,這是政治文明的進步,也是民眾之幸事。

  這條消息之所以令人頗感欣慰,也是因為它與過去發(fā)生的“彭水詩案”、“稷山文案”、“海南儋州誹謗案”、“高唐網案”、 “河南靈寶王帥誹謗案”等網友利用網絡批評了地方官員,地方官員動用公權抓了網友的現(xiàn)象形成了鮮明對比。2009年春節(jié),青年農民王帥回家過年時發(fā)現(xiàn),政府以租代征非法占用家鄉(xiāng)耕地,大片蘋果園被毀,補償不到位,農民生活困難,怨聲載道。便多次向有關部門舉報,無人理睬。于是他向網站發(fā)了一個帖子,批評河南靈寶縣的違法行為,引起全國網民的熱烈響應。當地政府以“誹謗罪”派公安干警將王帥從上海捉了回去,關了8天才放出來取保候審。公權力肆意侵犯網友言論自由、人身自由,教訓十分慘痛。

  濮陽縣人民政府的做法告訴人們,面對網友的意見和批評,政府機關應該首先冷靜地深刻檢討自身,仔細查一查問題是不是基本存在,有沒有違紀違法行政的問題,做沒做侵犯老百姓利益的事情。即使是網友純屬道聽途聽,望風撲影,也應該積極、正面作出澄清和說明,而不應該動用國家機器,把事情復雜化。

  必須承認,由于受主客觀等多重因素的制約,網友難以把所要反映的事實完全弄得清晰確鑿,在具體事實上存在偏差也是自然的。只要他不是故意給政府機關形象抹黑,蓄意損害政府機關威信,都應持以包容的態(tài)度予以熱情歡迎。

  毋庸諱言,互聯(lián)網已經成為當今社會輿論的“放大器”,網絡輿論和網民監(jiān)督日益成為社會監(jiān)督中一支重要新生力量。實踐證明,對網民監(jiān)督和網絡輿論漠然視之,甚至是施以打壓捂的手段,必將引發(fā)政府信任危機,激發(fā)民眾不滿情緒,遺下社會穩(wěn)定隱患。因此,政府機關必須高度正視建設中存在的矛盾問題,善于客觀分析網上輿論的焦點,高調回應網民的民意訴求。

  終結“因言獲罪”悲劇,需要各級政府建立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積極探索確保人民群眾依法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的有效方式方法,切實維護好、保障好、實現(xiàn)好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這也是化政治體制改革,建設政治文明一項現(xiàn)實而緊迫的任務。河南省濮陽縣人民政府開了個好頭,其他人民政府也要積極跟上。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