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島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及信息化建設的方針政策,緊密結合青島實際,大力推行電子政務,促進高績效服務型政府建設,形成了鮮明特色,取得了明顯成效。2003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門戶網站——青島政務網在全國地級政府門戶網站績效評估中一直位居前五,其中2004年至2006連續(xù)三年蟬聯第一。在2006年中國IT財富年會和首席信息官年會上,青島市電子政務工程獲“中國信息化建設項目成就獎”,是14個獲獎項目中唯一的地方黨委和政府電子政務項目。
一、以施政創(chuàng)新需求為導向,構建一體化技術支撐體系
多年來,青島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機關堅持實施以轉變職能、依法行政、公開政務、提高效能為主要內容的行政管理創(chuàng)新,開展“創(chuàng)建高績效機關,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推進法治政府、責任政府、高效政府、廉潔政府、服務政府建設,對電子政務發(fā)展提出了高層次的應用需求。為此。我們緊緊把握全球信息化的大趨勢,把信息網絡技術作為提升行政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按照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建設了高度一體化的電子政務基礎設施,初步形成由八個平臺、五個中心、一套目錄構成的“851”電子政務核心技術體系,成為全市機關共享的電子政務基礎設施。
八個平臺包括政務網絡平臺、安全支撐平臺、公共服務門戶平臺、基礎辦公服務平臺、管理信息系統平臺、流程管理服務平臺、多媒體協作平臺和知識管理服務平臺。在八個平臺基礎上,發(fā)展形成了五個集中統一的功能中心,即應用服務中心、信息交換中心、政務數據中心、服務注冊中心、認證授權中心,構建了全市機關統一的組織機構、人員角色、信息資源、應用服務資源、權限控制信息的管理服務目錄體系。
二、以聯合辦公、一站服務為目標,構筑大一統協同辦公環(huán)境
按照“內部一網式辦公”支撐“對外一站式服務”的思路,青島市在建設全市三級機關統一互聯、具有近萬用戶政務網絡平臺的基礎上,開發(fā)了大型、綜合、通用,多媒體、多功能一體化的基礎辦公平臺——金宏電子政務集群系統,歷時10年堅持不懈地在全市機關推廣應用。目前,市委、市政府的公文、信息、督查、考核、會議、信訪、接待、議案等各項業(yè)務全部實現網上處理;全市三級機關之間公文、信息全部實現網上傳輸;12個區(qū)市和80多個部門在同一網絡平臺上、使用同一軟件系統實現網絡化辦公,形成了全市大一統的一網式協同辦公環(huán)境,促進了信息化條件下高績效服務型政府建設。
一是大幅降低行政成本。市級機關各部門利用金宏電子政務系統傳輸的公文、信息達每年240萬件次,節(jié)約紙張近千萬張,節(jié)省辦公經費480多萬元。
二是顯著提高行政效率和工作質量。通過三級網絡、兩級聯動,各部門的公文、信息可在幾秒鐘內傳遞到所有的部門乃至鄉(xiāng)鎮(zhèn)、街道,并直接轉入內部辦理,使得過去需要幾天到一個月才能完成流轉的公文,現在只需幾分鐘到幾個小時即可完成,而且使運轉程序更加科學、規(guī)范。
三是顯著提高政府執(zhí)行力。通過建設網上督查、網上考核系統,實現決策事項快速立項、分辦、督辦、反饋、匯總和多級聯動辦理,考核指標體系定制、分解下達、實時監(jiān)控、反饋匯總快速準確完成,形成了更加科學的決策落實和績效考核機制,提高政府執(zhí)行力。
四是推動聯合辦公和一站式服務。依托大一統的一網式辦公環(huán)境,按照外網受理、專網辦理、外網反饋、實時監(jiān)控的模式,建成了政府在線、網上審批、大企業(yè)直通車、陽光信訪、依申請公開等多項以公眾為中心的服務系統,為優(yōu)化政府服務、改善政務環(huán)境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三、依托政府門戶網站,構建 “一站式”公共服務體系
早在1998年,青島市就開通了市政府面向公眾服務的門戶網站——青島政務網,并一直作為全市電子政務的重要抓手,傾力建設,形成了集一站式政務公開、一站式網上審批和一站式公眾參與于一體的綜合公共服務體系。
一是整合資源推行一站式政務公開。2004年,青島市政府開始實施網上政務公開信息大整合,形成了60多個部門“一站式”信息公開服務。2007年,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要求,歷時8個多月,依托辦公專網和政府門戶網站,建成了全市統一的政府信息公開目錄、指南和數據庫,整合發(fā)布各類公開信息1.5萬余條,徹底解決了傳統方式下政務公開信息發(fā)布難、保存難、更新難、查詢難的問題,實現了政府信息的一站式查詢服務,提高了政務信息的完整性、規(guī)范性、準確性和及時性,方便了人民群眾。根據市委、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點和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青島政務網還開辟了政策解讀和相關專題欄目,以方便群眾理解、掌握市委、市政府重大政策,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
二是統一平臺推行一站式網上審批。青島市政府2005年啟動網上審批系統建設工程并開始進行應用試點。2006年,市委辦公廳和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制發(fā)文件,要求按“全市統一、兩級分建、分級集中、分布應用、一網式流轉、一站式服務”的模式,推進全市網上審批系統建設和應用。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市和區(qū)市兩級網上審批平臺全部建成,其中市和各區(qū)市均實現90%以上的審批事項網上辦理。由于審批平臺高度統一,一些事項已方便地實現了跨部門聯合辦理和市、區(qū)市兩級聯動辦理。目前,青島市正在建設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年底前投入使用后,將實現場地集中與網上統一相結合、現場聯辦與網上協同相結合的審批服務新機制。
在推進網上審批的同時,我們還配套建設了網上審批電子監(jiān)察和考核系統,實現了市、區(qū)市審批事項的實時全程監(jiān)控、預警糾錯和績效評估,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審批方式下行政監(jiān)督手段缺失問題。
三是整合政民溝通渠道實現一站式公眾參與。青島市按照外網受理、內網辦理、外網反饋機制,依托政府門戶網站建設了集網上民愿受理、辦理流程定制、辦理結果反饋、結果滿意度評價、辦理情況統計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政府信箱系統(政府在線),建立了63個部門和12個區(qū)市政府“一站式”的與市民溝通和為民服務渠道,實現了市民咨詢、求助、建議、批評、投訴網上統一受理、分辦和反饋,并實現了對辦理情況的實時監(jiān)控和統計。徹底解決了部門對市民來信發(fā)而不收、收而不辦、辦而不公開的問題。2007年,“政府在線”共辦理市民來信29202件。
此外,政府門戶網站還建立了“在線訪談”、“網上聽證”、 “建議提案”、“行政效能投訴”等系統,2007年組織網上訪談17次,網上聽證17次,全方位多領域拓展公眾參與渠道,形成了暢通的政民交流體系,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促進了網絡時代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同時也為黨委和政府通過網絡正確引導輿論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四、實行集中統一體制和集約化發(fā)展模式,提高電子政務績效
青島市電子政務最突出的特點,是形成了以集中統一為主要特點的集約化發(fā)展模式。這種模式以統一機構、統一規(guī)劃、統一網絡、統一軟件,分級管理的“四統一分”管理體制為基礎,以統一建網全市共用的GNSP網絡運管模式和集中資源全市共享的GASP應用模式為主要內容,收到了低投入建設、大規(guī)模應用,低成本運行、高水平服務的成效。截至2007年底,青島市通過市委市政府計算機中心(市電子政務辦公室)這一全市統一的機構,利用已形成的技術資源,為80多個部門構建了內部辦公系統和內部服務網站,為56個部門構建了公眾服務網站,為46個部門提供統一的網上審批服務,為80多個部門提供國際互聯網接入服務,為60多個部門提供防病毒和系統漏洞修補等安全服務。集約化模式實現了各部門、各區(qū)市電子政務技術系統高度統一,有效規(guī)避了“各自為政、重復建設”帶來的風險,大大節(jié)約了資金投入。2001年以來,青島市用于電子政務核心系統的投資約4000萬元,但由于核心系統廣泛為部門共享服務,已為部門節(jié)省一次性投資近2億元,每年還可節(jié)省管理維護費近2000萬元。更為重要的是,集約化模式有效地破解了“信息孤島”難題,實現了各部門、各區(qū)市電子政務技術系統高度統一,形成了廣泛的互聯互通,為整合部門職能,發(fā)展網上聯合辦公,實現“一站式”服務創(chuàng)造了條件。。
五、強化決策督查考核機制,確保電子政務健康發(fā)展
青島的電子政務服務體系,是在集成化技術、集群化應用、集約化模式支撐下,整合各種行政資源實現的。這種模式的形成和資源整合的實現,靠的是市委、市政府的正確決策、強有力的組織協調和行政督查機制。2002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常務副市長任組長的電子政務協調領導小組,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先后制發(fā)了20多個文件,推進電子政務工作,并決定市委市政府計算機中心加掛電子政務辦公室牌子,賦予其對全市電子政務進行管理、統籌、協調、推進和技術支持職能。協調領導小組每年召開會議,就電子政務發(fā)展中的一些重大問題和重點工程進行研究和協調。(作者系中共青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