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發(fā)布《江蘇省人民政府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報告》,詳細介紹了2016年全省政府信息公開情況和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重點。按照計劃,今年年底前,全省80%以上政務服務事項有望實現(xiàn)在線辦理。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已經(jīng)到來,80%以上政務網(wǎng)上辦理,意味著“讓群眾少跑腿”從承諾變?yōu)楝F(xiàn)實,更意味著政府行政效率的提升、服務資源的加速整合。不過硬幣總有正反兩面,就像電商興盛令實體店鋪門庭冷落,網(wǎng)上政務也帶來一個新問題:近年來各地各級政府部門花大力氣修建的政務大廳怎么辦?是不是淪為雞肋了?
 
  并非杞人憂天。不久前湖北日報報道,記者連續(xù)幾天走訪湖北省環(huán)保廳政務服務大廳和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發(fā)現(xiàn)基本上沒有人來辦理業(yè)務,空空蕩蕩、冷冷清清已是常態(tài)。環(huán)保廳工作人員坦言,目前很大的工作量都是在網(wǎng)上審批完成的,效果很明顯。
 
  如此“冷清”并非壞事,是群眾喜聞樂見的。然而不管有沒有人來,這窗口每天必須開著,對很多服務人員來說,事情沒了,崗位還在,這就很尷尬了。過去,為了方便老百姓辦事,各級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窗口工作,很多地方不僅實行雙人崗,還安排行政編制?,F(xiàn)在窗口業(yè)務量驟降,再讓這些人占著編制坐冷板凳,無疑是政務資源的巨大浪費。
 
  在商業(yè)領域,這個問題不成為問題。如果店鋪門可羅雀,入不敷出,自然遣散員工關門大吉,換其他行業(yè)接手,重新裝修開張。盡管殘酷,但在市場無形之手的作用下,資源得以重新配置,實現(xiàn)了優(yōu)勝劣汰。對于政務服務大廳,問題就沒這么簡單了。首先是誰買單的問題,窗口的行政成本未必能直觀體現(xiàn)出來,行政部門沒有生存壓力和急迫感;其次又涉及到部門利益,關系著排場和面子,政務大廳建起來是政績,撤掉或縮水了卻談不上光彩。
 
  其實,該怎么做誰都知道——科學核算分析之后,多余的人員該精簡就精簡,該分流就分流;空余的場地可以供更多部門合署辦公,也可以將審批后端的科室整合到前臺來。只不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動誰的奶酪誰不樂意,這事兒缺的不是方法,而是態(tài)度、決心和執(zhí)行力。
 
  目前,受沖擊的還只是環(huán)保、測繪等相對冷門的服務窗口,隨著網(wǎng)上政務的加速推進、行政審批制度的深化改革,這種狀況可能蔓延到工商、民政等所有窗口。而無論是虛擬的線上窗口還是線下的實體窗口,都應遵循“為民、惠民、便民”的行政理念,對政務服務大廳的興衰變化,必須給予充分重視,未雨綢繆。
 
  原標題:“雞肋”政務服務大廳待整頓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