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更是一個風起云涌的“互聯網+”時代。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由我們忻州市民建議、市委市政府決策、市委宣傳部負責實施的忻州隨手拍應運而生了。它作為一個移動宣傳項目,從起步的時候,我們就認為,它絕對不可能也不應該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項目了,它應該是我們不斷學習和運用移動互聯網思維來觸摸公共服務的一個有意思有價值的項目。

 
  事實上,忻州隨手拍從2014年6月份上線,兩年多時間,已經從一個小小的微信號發(fā)展成了集PC網站、手機版、PC客戶端、APP客戶端、短信平臺、熱線電話、網絡電臺、入駐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等第三方客戶端于一體的多終端傳播集群。目前,它的多終端粉絲已經累計突破了100萬,日訪問量超過5萬人次。由于忻州隨手拍成長得比較快,所以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先后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政務公眾賬號、第八屆中國政府創(chuàng)新最佳實踐獎、人民日報移動政務創(chuàng)新十佳、全國優(yōu)秀決策案例獎,其案例入選中宣部《宣傳工作創(chuàng)新百例》,我們山西的陽泉、臨汾等地也借鑒忻州的作法開通了隨手拍平臺,全國30多家市縣也與我們作了一些交流。今年以來,中央編譯局、中央黨校、蘭州大學等多個調研組和課題組還到忻州就隨手拍專門進行了調研。
 
  工作中,我們的體會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是堅持問題導向,面向多領域拓展。忻州隨手拍最初只是用于發(fā)現美、曝光不文明。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內容涉及面迅速拓展,特別是各種與民生有關的問題進入視野。從反映路牌錯別字到曝光亂丟垃圾等不文明行為,從反映住宅違規(guī)亂建、供暖不熱、房產證難辦等社會問題到公職人員上班遲到、公車私用等違規(guī)違紀行為,應有盡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積極順應群眾呼聲,構建市縣部門入駐平臺回應訴求的大宣傳格局,使得上萬件群眾反映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我們感到:在解決問題中,宣傳思想工作才會不空不虛,才能更有實際意義和實際效果。
 
  第二是堅持互聯網思維,吸納新理念做強。在運營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融合、免費、用戶、開放、導向的新理念,為平臺的穩(wěn)健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忻州隨手拍形成的網絡應用集群普遍采用實時互通的理念,使得各個平臺用戶打通、數據打通,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信息孤島、信息壁壘和重復建設,也切實方便了網民參與,真正實現了用戶一處發(fā)布處處顯示、部門一處回應處處周知的共享局面。另外,在建設過程中,花錢不多,技術難度不大,我們秉持免費應用優(yōu)先使用的原則,只對APP客戶端、后續(xù)產品功能拓展以及二次開發(fā)上投入費用,整體上走免費為主、開發(fā)為輔、預留擴展的節(jié)約化技術路子。
 
  忻州隨手拍之所以廣受市民關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比如快速審帖。平臺采取關鍵字自動過濾和人工全天候值班相結合,一般審核速度為幾秒鐘,避免了常規(guī)方式下較長時間審核影響網民用戶體驗。同時,我們堅持“正能量、有活力”的鮮明導向,制訂了《忻州隨手拍平臺紀律和規(guī)矩》《從嚴從實問政的規(guī)定》等一系列加強網絡治理的制度,還將國家、省市重要精神設置為每天一句話的“紅包口令”,讓網民在以相同內容跟帖的氛圍中同聲傳播、凝聚共識。再比如對政府各入駐部門的考核,我們實行百分制,其中處理群眾留言和開展便民服務就占了90分,完全是沖著解決問題的方向設計的,沒有形式主義,沒有似是而非。
 
  忻州隨手拍是一個永遠在路上的動詞。我們始終不忘為黨委政府分憂、為人民群眾服務這一初心,努力把忻州隨手拍打造成為全民共同參與的輿論引導平臺,政府管理向社會治理轉變的大數據平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塊重要陣地,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的一個生動典范,服務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一個智慧窗口。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