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來,山西推進以“兩張清單”為重點的政府自身改革,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積極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兩張清單”,即行政權力清單及政府責任清單。52個部門(單位)梳理8433項權力,共清理減少5343項,精減率為63.4%,確認保留行政職權3090項,責任事項23277個,均制定了流程圖、問責依據以及廉政風險防控圖。
如果說“兩張清單”是政府的履職清單、施政清單、服務清單,那么“一張網”便是它的實現載體。
“一張網”即山西省政務服務網。山西省政務服務中心正式運行后,山西省政務服務網也將正式上線。其將以網絡化、信息化、大數據應用為支撐,將所有部門的行政職權納入網上政務服務平臺統(tǒng)一管理,以此實現對行政職權的嚴格管控。
利用“大數據”提升政府服務能力
擁擠的辦事大廳、蜿蜒的排隊長龍、辦事人員的冷淡態(tài)度……這些場景,想必大家并不陌生。這是全國各地政務服務中時常被群眾詬病的現象,是公共服務需求急速膨脹和線下服務能力滯后之間的矛盾,也在倒逼著政府部門簡化行政流程,改善群眾的辦事體驗,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積極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盎ヂ摼W+”是一個趨勢,+的是傳統(tǒng)的各行各業(yè),其受益的不僅是消費、娛樂以及傳統(tǒng)產業(yè),“互聯網+”在政務服務領域同樣擁有廣闊天地且大有可為。山西正在進行的簡政放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便是一個很好的實踐樣本。
兩張清單一張網行政權力不再任性
今天的山西,說到改革,必然會談到“兩張清單”。去年以來,山西推進以“兩張清單”為重點的政府自身改革,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積極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所謂“兩張清單”,即行政權力清單及政府責任清單。
去年7月份,山西省政府部門權力清單在省政府網站公布。點擊《山西省政府部門權力清單》一欄,便可查詢全省52個部門的權力清單。各部門公布的權力清單內容包括:職權類型、編碼、名稱、依據、行使主體,以及行政職權運行流程圖、監(jiān)督方式等。
《權力清單》出爐3個月后,全省52個部門的“責任清單”再次在省政府網站亮相。這份“責任清單”對每一個部門的責任分工進行了細化規(guī)定,明確了山西省政府各部門具有哪些行政職權,必須做哪些事情,必須承擔哪些責任,劃清相關部門履職的權力和責任邊界,甚至列出了行政職權廉政風險防控圖和問責依據。今后,辦事遇到問題,有關部門到底是哪個部門,可根據責任清單按圖索驥。
如果說“兩張清單”是政府的履職清單、施政清單、服務清單,那么“一張網”便是它的實現載體。
“一張網”即山西省政務服務網。山西省政務服務中心正式運行后,山西省政務服務網也將正式上線。
這個以簡政放權為核心構建的政務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政府簡政放權的戰(zhàn)略保障,其將以網絡化、信息化、大數據應用為支撐,將所有部門的行政職權納入網上政務服務平臺統(tǒng)一管理,以此實現對行政職權的嚴格管控。
“一張網”集行政權力運行、公共資源配置、政府公共服務、重大信息公開、行政效能監(jiān)督等功能為一體,將所有行政管理和服務事項納入省、市、縣三級平臺辦理,同時進一步向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延伸政務服務,使之成為服務群眾的終端,并實施全方位全過程的監(jiān)督與監(jiān)控。
山西簡政放權一年清理減少5000余項
前不久,山西省政府對外發(fā)布全省2015年度法治政府建設狀況報告中顯示,2015年,山西落實和承接國務院取消、下放和調整的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115項,自行取消、下放和調整省級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358項。
同時,山西省級政府部門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全部按期公布,52個部門(單位)梳理8433項權力,共清理減少5343項,精減率為63.4%,確認保留行政職權3090項,責任事項23277個,均制定了流程圖、問責依據以及廉政風險防控圖。
在近幾年受到重創(chuàng)的煤炭行業(yè),山西省政府給予了一定的“關照”。該報告顯示,山西推進煤炭行政審批體制改革和證照管理制度改革,省級涉煤審批事項精簡1/3,審批時間縮短一半以上。此外,山西工商系統(tǒng)把商事制度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政府簡政放權的“突破口”,放寬市場主體住所地址登記條件,推進“三證合一”登記試點工作。
簡政放權,給企業(yè)松綁,為創(chuàng)業(yè)提供便利,營造公平競爭環(huán)境。所有行政審批事項都要簡化程序,明確時限,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
清單之外無權力大廳之外無審批
“兩張清單”向社會明確了政府行政的權力和責任。而即將正式亮相的省行政服務中心將以此為契機,在改革創(chuàng)新審批制度上狠下工夫,做到“一個中心對外、一個窗口受理、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結”,實現“清單之外無權力、大廳之外無審批”。
省政務服務中心行政審批服務處負責人劉新才介紹,中心要制定行政審批服務規(guī)范和標準,優(yōu)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其原則是:“兩集中、兩到位”?!皟杉小敝父鞑块T要將審批服務職能集中到一個內設機構,該機構整建制要集中進駐到行政服務中心;“兩到位”是指人員及事項進駐到位,審批服務授權辦理到位。
除此之外,“凡批必進”“應進必進”,省直審批部門要按照“一個窗口”對外、相關部門并聯、全程電子監(jiān)管的要求,加快推進符合省級審批特點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縮短行政審批時限,探索最大限度縮短行政審批時限的方法和路徑。
政府服務入心改革終為惠民
要發(fā)揮信息化優(yōu)勢,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這為“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發(fā)展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對此,省政協委員、省人社廳副廳長姚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要做好“互聯網+政務服務”總體規(guī)劃研究和編制工作,打造智慧審批。從公眾需求出發(fā),做好電子政務系統(tǒng)的頂層設計,提出“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發(fā)展目標,提出切實可行的年度行動計劃,分步實施,全面推進。
二要加快信息資源共享和電子政務平臺的有效銜接,打造透明審批。要加快各級政府、政府各職能部門間的信息資源共享,實現上下聯動、縱橫協管。要加快政府數據中心整合,盡快催生出以云計算和大數據為基礎的“政務云”。
三要加快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特征的行政審批流程再造,打造便捷審批。建立“一號一窗一網”的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新模式:“一號”以公民身份證號碼作為唯一標識,簡化辦事流程;“一窗”是一個窗口規(guī)范化受理,推動就近辦理、同城通辦、異地辦理;“一網”是建成統(tǒng)一的網上身份認證體系,為公眾提供多渠道、多形式、全天候、全業(yè)務、全過程的“一張網”服務。
四要加快電子政務整體建設步伐,提高分類服務能力,打造精細審批。要著力提高縣、鄉(xiāng)兩級網絡覆蓋率,滿足各級政務部門開展業(yè)務的應用需要。要針對互聯網應用的城鄉(xiāng)差別及使用人群差異性,加快填平“數字鴻溝”,此外還要借助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通過微信、微博等渠道完善電子政務渠道,滿足公眾通過智能手機提出的公共服務訴求。
五要強化電子政務系統(tǒng)的安全保障及運行服務能力,打造安全審批。要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工作,建立網絡信息在數據采集、數據開放、安全保密等方面的標準規(guī)范。同時還要加強法制建設,加快制定確保數據信息安全的配套法律法規(guī),有效懲治信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