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兩年的持續(xù)運營和不斷迭代,浙江政務服務網已經成為了浙江省深化政府自身改革的重要抓手。兩年來,浙江以政務服務網建設作為主要載體,將“互聯(lián)網+政務”理念滲透到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和公共政策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實踐,一個足不出戶、“移動”辦事、24小時“不打烊”的浙江網上服務型政府離我們越來越近。
服務創(chuàng)新篇——
泰順:“網上開證明”不再跑腿
只是想開具一份公積金繳存證明,卻因交通不便耗費大量時間;想申請貧困證明,卻因為找不到部門東奔西跑……相信很多人對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證明材料都不陌生,也能體會到來回奔波蓋章打證明的麻煩和無奈。這些問題,在溫州泰順縣都不復存在。自2015年底試點首創(chuàng)“網上開證明”系統(tǒng)以來,泰順籍居民只要登錄浙江政務服務網,就能輕松獲取政府部門開具的電子版證明。
最近,家住泰順縣的章女士由于準備使用公積金貸款買房,需要提供一份個人住房公積金繳存證明??h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在電話里提醒章女士,公積金繳存證明在網上就能辦理。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章女士登錄浙江政務服務網溫州站點,進入泰順“網上開證明”系統(tǒng),按照提示填寫了個人信息,并上傳了身份證掃描件。
令章女士意外的是,第二天她便收到了浙江政務服務網發(fā)來的短信,告知公積金繳存證明已經開具,可以直接上網打印已加蓋電子印章的證明;如果需要紙質證明,也可以選擇郵寄的方式拿到證明。
除了公積金繳存證明,泰順“網上開證明”系統(tǒng)還提供貧困證明、房屋使用證明、低保戶證明、土地登記證明、無違法犯罪證明、房屋權屬證明和生育情況證明的辦理服務。此外,系統(tǒng)還設置了在線驗證功能,每份證明材料都標注了唯一編碼,證明使用單位可以上網進行查詢驗證,確認證明材料的真實性。
自“網上開證明”系統(tǒng)上線以來,申請人數量累計達到1136件,完成辦理1136件??梢哉f,將這些服務移交到網上辦理,大大節(jié)省了群眾的時間、路途成本,真正實現了讓群眾隨時隨地、不出家門就能辦事。
其實,為了破解群眾“辦證多、辦證難”,泰順縣還對全縣現行證明類事項全面梳理和清理規(guī)范,最終共清理取消證明事項9項,擬保留證明事項19項。清理結果以證明事項清單的形式向社會公布,做到“清單之外無證明”。
此外,還制定“網上開證明”辦理制度,明確相關業(yè)務操作的人員、受理和辦結時限,確保群眾提出的申請得到及時處理。同時,把“網上開證明”系統(tǒng)納入電子監(jiān)察平臺,實時監(jiān)控各單位辦理情況,督促工作落實,公布監(jiān)督電話,接受群眾有關咨詢和投訴。
審批提速篇——
富陽:“一張網”給企業(yè)做減法
辦證千辛萬苦、四處奔走求告的事情不少見,一份證書到手就是“苦盡甘來”。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富陽區(qū)在這幾年進行了一番大動作。
今年2月,富陽區(qū)A公司申請網上施工圖聯(lián)審,辦事人員張先生到辦事大廳辦事前,先通過浙江政務服務網富陽站點的頁面查詢好辦理施工圖所需資料,材料齊全之后,他趕到綜合進件窗口一次性遞交了規(guī)劃、住建、消防、人防、氣象五個部門的審批材料,經工作人員電子化掃描入網。
同一時間,掃描入網的電子版資料也在被標記了統(tǒng)一注冊編碼后,通過統(tǒng)一審批平臺將辦件發(fā)送至各對應審批部門,并對投資項目辦理各個環(huán)節(jié)實行實時監(jiān)督、到期提醒、全程督辦,確保項目審批在部門規(guī)定的承諾時間內辦結。按照以前,張先生可能得準備多份資料往五個窗口遞交。
根據富陽區(qū)項目啟動對應部門并聯(lián)審批,結合住建局統(tǒng)一督促施工圖設計中介限時完成圖紙變更過程,A公司的批復最終由綜合進件窗口統(tǒng)一代發(fā)。目前,富陽區(qū)已經累計辦理這樣的“綜合進件、統(tǒng)一編碼、全程監(jiān)督”項目1658個,累計綜合進件7985件次。
綜合進件、統(tǒng)一編碼、全程監(jiān)督——如此設計考驗的是各政府部門之間的分工協(xié)作。富陽的做法是:先給企業(yè)須遞交的資料做了個減法,比如將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劃分為立項、用地審批、施工圖聯(lián)審、施工許可、竣工驗收五個階段,審批部門收取材料從原來的56件次減少為13件次,群眾從原來平均跑6個窗口減少到只要跑1個就可以了,審批時也從原來串聯(lián)的20個工作日減少到5個工作日。
做完減法以后繼續(xù)做除法。經由綜合進件窗口電子化后的審批資料實現了資料跨部門共享,每個部門在處理審批過程中,可隨時調取辦事人提交的資料信息。比如辦事人在富陽運管所行政許可窗口聯(lián)合市場監(jiān)管局窗口提交了法人身份證、產權證明、租賃協(xié)議等,通過數據共享平臺,辦事人到交通運輸局窗口辦理業(yè)務時就不再遞交,只需工作人員在行政服務中心系統(tǒng)申報審批項目時對收取材料的方式選擇“來自共享庫”,就能下載已掃描上傳的申請材料,既環(huán)保又節(jié)省辦事時間。
流程再造篇——
常山:生育登記審批網上直通
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又喚起不少育齡女性做媽媽的想法。然而,辦理再生育證總讓人覺得“有些麻煩”,尤其是那些在外務工的,或身處偏遠地區(qū)的小夫妻們,“跑斷了腿”不說,有時幾個月都難以辦妥。
不過,常山縣的準爸媽們就沒有這樣的煩惱。只要登錄浙江政務服務網,進行網上申報登記,半個月不到就可以領取再生育證,方便又快捷。
家住常山縣天馬街道的張女士早在幾年前就“升級”當媽媽了,“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后,她和丈夫又有了“再生一個”的打算。在向街道計劃生育便民服務中心咨詢了二孩的具體政策和審批材料后,張女士得到了滿意的答復。
5月19日,張女士登錄了浙江政務服務網常山縣站點,在“個人辦事”—“生育收養(yǎng)”事項中選擇“再生育審批”在線辦理,然后根據自身情況勾選審批條件并填寫個人基本信息,直接上傳所需申報材料的掃描件,就完成了申請。
張女士的再生育審批申請上網后,天馬街道計生辦的工作人員便通過浙江政務服務網連接的“浙江政務服務統(tǒng)一行政權力運行系統(tǒng)”,看到了相關審批材料,并開始進行線上審批。
提交申請后,張女士隔天就會登錄浙江政務服務網首頁的“辦證進度查詢”平臺查看辦理進程。直到5月31日,張女士欣喜地發(fā)現,她的再生育審批事項狀態(tài)顯示“已辦結”。第二天,她就收到了街道計生辦免費快遞來的再生育證。
從5月19日至5月31日,短短8個工作日的時間,張女士就辦好了再生育審批的所有手續(xù)。這得益于常山縣于2015年6月開通的生育登記審批“網上直通車”。
依托浙江政務服務網,2015年,常山縣開始推行人口計生再生育網上審批及辦證。通過“外網+內網申請、內網審批”的模式,申請人只要在浙江政務服務網常山縣站點提交下載、填寫、上傳相關材料,辦理成功后,可在生育管理地領到證件或選擇免費快遞方式送達,實現了“足不出戶”即可辦證領證。
數據整合篇——
教育:數據大開放帶來奇妙應用
日前,2016年高考剛剛落下帷幕,2017屆高考學生拿下接力棒,開始躍躍欲試來年的高考。作為即將參加我省高考新政頒布后實施的第一次高考,大數據都能為2017屆高考學生做些什么?
去年11月和今年4月,浙江59萬高中學子在經歷學考、選考之后,都拿到了一份個性化定制的成績診斷報告。這是我省高考新政頒布后實施的高中學考和選考,參加考試的對象大多數為2014級普通高中在校、在籍的高二學生,其中選考科目成績可直接用于2017年高考成績中,而學考等第也將作為高中畢業(yè)和高校自主招生的重要參考依據。
黃生原同學來自杭州某高中高二(2)班,他拿到的成績單A4紙大小,一部分是成績,和以往不同的是這部分成績精確到每種大題型,另一部分是浙江省教育考試院根據大數據開出的成績“診斷”信息。
成績層級一共分為五級,小黃的地理考試第27大題5小題的層級為Ⅲ,表示他在該次考試全體學生中處于中間20%學生的水平,也就是說他的前方還有40%的同學可以學習和趕超;在“綜合應用”這個考核目標上,小黃的層級為Ⅴ,已經處于最低層級的水平,小黃處于考生最后20%的陣營,需要鼓勵自己加油努力了!
如此一來,根據試題考查的知識、能力和學生的考試結果,小黃可以進一步審視自己的知識結構,查漏補缺。如果他想繼續(xù)參加第二次學考、選考,可要好好對癥下藥,對自己不擅長的學科知識點多加努力。
說到大數據應用,可不止個性化成績單一項。在浙江政務服務網“數據開放”專題網站,數據包下載量位列第一名的是浙江省教育廳所提供的全省學校信息,小黃明年參加完高考后,報考志愿的關鍵時刻可以到這里來避免“野雞大學”的坑。
為“政務淘寶”點贊

浙江政務服務網是一個政務版的淘寶網,再過三天這個“政務淘寶”將迎來2周歲生日。上線以來,浙江政務服務網不斷加快資源整合,浙江“互聯(lián)網+政務服務”不斷提速,審批、辦事變得越來越方便。
建設“云上浙江”、“數據強省”是浙江提出的發(fā)展目標之一,“云上浙江”需要政府先行。一張政務服務網正是“互聯(lián)網+”時代浙江政府探索流程再造的有益探索,是向服務型政府轉型的自我加壓。
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在全國率先啟動、大力推進以“四張清單一張網”為重點的政府自身改革,打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huán)境最優(yōu)的省份。
浙江的“四張清單一張網”的核心內容與國務院提出的“放管服”是一致的。簡政放權,放掉各種不必要的審批事項,營造了良好的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環(huán)境;同時又把該管的管起來,涉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必須要管起來。這正是“四張清單”要解決的,政府權力清單、企業(yè)投資負面清單、政府責任清單、省級部門專項資金管理清單,這些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讓企業(yè)和群眾辦事時一目了然,
“放管服”,關鍵是要服務好,浙江一張“政務服務網”正是“互聯(lián)網+政務服務”的生動體現。集行政審批、政務公開和便民服務于一體的浙江政務服務網通過現代電子技術,實現足不出戶的網上辦事模式,數據共享等功能還進一步提升了效率。浙江在信息經濟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形成了云計算、大數據的技術開發(fā)應用新高地,對浙江來說,無論是政府、企業(yè)還是群眾,都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借力“互聯(lián)網+”,浙江政務服務網這一網絡平臺的方便快捷已經受到大家的肯定。
浙江政務服務網的模式體現了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發(fā)展理念。政務服務網,實現互聯(lián)互通,離不開創(chuàng)新發(fā)展。是科技進步為這一創(chuàng)舉提供了可能——紛繁復雜的審批流程通過智能協(xié)調,數字技術、數據資源為人們提供了更為公平的競爭機會,不論城鄉(xiāng)都能搭上這班快車;讓數據跑腿,節(jié)約了時間、成本,甚至減少了尾氣排放;“數據開放”板塊體現了政務信息資源的開放共享,既是“零距離”、“一站式”的貼心服務,又形成了高效、透明的政務生態(tài)系統(tǒng)。
浙江政務服務網的線上模式彌補了線下服務的不足,實現了線上線下的良性互動。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關鍵的關鍵、核心的核心就是要提高供給水平和供給效率,讓人民群眾真正在改革中得實惠、享成果,補上政府線下服務中難以橫到邊、縱到底的不足,實現“多讓數據跑腿、少讓群眾跑腿”的目的。
在浙江,不僅有縱橫商界的阿里巴巴和淘寶網,還誕生了“政務淘寶”——浙江政務服務網,我們要為它們點贊。一個24小時“不打烊”的網上政府離我們很近很近。如果說簡政放權的“四張清單”是通過政府審批的減法換來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的乘法效應,那么浙江政務服務網則是呈現這一效應的最得力舞臺。這張網,正是浙江謀劃已久的一個改革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