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信用信息會被強制征集嗎?5日下午14:30—18:00,深圳市法制辦將舉行《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立法聽證會。聽證會采取現場聽證會和網絡聽證會同步召開的方式進行,通過微信報名參與聽證活動的市民,不需到現場聽證,只需通過手機微信就可以在家、在辦公室、在地鐵、公交上,參與聽證了,這也是全國首例微信立法聽證。
市法制辦表示,此次聽證現場有近20名聽證代表,包括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企業(yè)代表和政府部門代表,聽證的議題有七個,主要是圍繞公眾較為關心、理論和實踐中存在諸多爭議的問題進行。
信用信息管理 存在六大爭議
一是“辦法”規(guī)定組織和自然人的信用信息包括“基本信息、監(jiān)管信息、涉訴信息和其他信息”,但這是否合理,各方意見并不統(tǒng)一,因此議題之一是“哪些信息應當錄入公共信用信息的征集目錄范圍”。
二是“辦法”規(guī)定了兩種信息征集方式,一是對于本市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由市電子政務資源機構通過市政務資源交換平臺強制性征集;二是對于中央駐深單位、公用企事業(yè)單位等,由市公共信用機構按照平等互助、共建共享的原則進行協議信息采集。那么,除強制征集的公共信用信息外,是否可以通過協議方式征集其他信息?
三是“辦法”規(guī)定了信息披露和查詢的方式,包括公開的公共信用信息,可通過官方網站、服務窗口或其他方式向社會披露;非公開的公共信用信息,可通過信息查詢方式向社會披露,同時進行身份和書面授權核驗,以保護商事主體的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但還需探討“公共信用信息的披露和查詢最佳方式是什么”。
四是“辦法”規(guī)定國家機關、法律法規(guī)授權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組織應當建立公共信用信息應用清單,在實施行政審批、政府采購、招標投標、政府資金扶持、人員招錄、表彰獎勵時,應查詢并應用公共信用信息系統(tǒng)的信用信息。對列入失信黑名單的信息主體,依法限制參與政府采購、招標投標、政府資金扶持、人員招錄、表彰獎勵等活動。但“公共信用信息可以在哪些范圍內強制使用,如何落實懲戒措施”,仍有待商榷。
五是“辦法”規(guī)定,推行商事主體、社會組織信用承諾制度。商事主體、社會組織在成立設立登記時,應當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自愿將違法失信信息錄入公共信用系統(tǒng)。已成立的商事主體、社會組織在本辦法實施后的第一個年審、年檢或年度報告時,應當按照前款規(guī)定作出公開承諾。但對于“是否可以建立信息主體信用承諾制度”,外界也有不同聲音。
六是“辦法”規(guī)定了信用信息的開發(fā)應用,市公共信用機構、信息提供單位可與其他企事業(yè)單位合作,依法對公共信用信息進行研究、開發(fā)和應用。此次聽證會,還要探討“公共信用信息系統(tǒng)如何開展信用評價工作與社會公共信用信息評價如何銜接”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