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可以弄個放映室,放放電影,普及農業(yè)知識……”“‘大米’:禮堂空間最好大一點,以后誰家孩子結婚不用去酒店,把廚師、司儀、婚慶請回來,閑時還可以出租”……前不久,桃渚鎮(zhèn)大順村準備開建文化禮堂,村里干部順手就在“大順微信群”發(fā)布了消息,請在群的村民們提建議。僅十來分鐘時間,群里“滴滴”個不停,數十條建議躍然網上,好不熱鬧。

 
  無獨有偶。該鎮(zhèn)“桃江先鋒”平臺上的“農醫(yī)保中途參保費用調整,其中證明手續(xù)請直接到鎮(zhèn)政府辦理”一度成為“網紅”,許多村民看過中途參保的流程后直接帶上資料就辦結了手續(xù)?!拔彝ㄟ^平臺的政策速遞專欄,將中途參保的流程發(fā)布上去,沒想到效果杠杠的!”鎮(zhèn)民政辦的陳麗菁很感慨,此前經常有群眾特意跑到辦公室或打電話詢問農醫(yī)保中途參保的問題,而今搭上網絡平臺,許多事務處理起來輕松又高效。
 
  “互聯網+”為政務服務按下“快捷鍵”。近年來,桃渚鎮(zhèn)不斷深化改革,全面“觸網”,大膽嘗試和探索大數據時代下新的標準化政務服務模式,不斷延伸服務觸角、豐富服務內涵、暢通服務渠道、提升服務效能,以“互聯網+”模式,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讓老百姓隨時隨地“心不堵”。
 
  永興村今年有個公寓式房屋拆遷安置項目,計劃建造6幢多層公寓,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投資1800萬元。起初項目并不被村民看好,覺得不適應農村,而且“勞民傷財”,因為村里的年輕人多半在外,村里現在以年長者居多,他們的思想還未跟上“潮流”。村支書葛先富沒表態(tài),但他想著把項目詳情在村子的微信群里說說。沒想到,在外頭闖蕩的年輕人們世面更廣、眼界也開闊,不僅看好這個項目,提了很多好建議,還一一讓駐留在家的家人也轉變了觀念。而今,項目已贏得大多數村民的支持。
 
  事實上,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該鎮(zhèn)主動適應媒介新常態(tài),率先通過互聯網,將政務服務傳到轄區(qū)百姓的指尖。老百姓足不出戶,只要打開手機便可看到鎮(zhèn)、村發(fā)布的辦事指南、民生政策、新聞動態(tài)、志愿服務等信息,咨詢、建議雙向互動,鎮(zhèn)村也能及時了解村情民意,解答政策疑問,處理實際問題,收集意見建議。
 
  “它打破了傳統政府民眾之間面對面交流的局限,拓寬了交流新渠道。民眾通過網絡問政、網絡建議等方式反映訴求,表達觀點和建議,快捷高效地參與到政府管理工作中?!痹撴?zhèn)相關負責人表示,桃渚鎮(zhèn)“互聯網政務”模式分三類:建立的桃渚鎮(zhèn)機關干部工作群、村主要干部交流群及各村工作微信群,群成員將開展的工作以“圖片(小視頻)+文字”的形式發(fā)到群里,開展協商,打破了空間局限,激發(fā)機關干部和村干部建設桃渚的熱情。在“桃江先鋒”“美麗桃渚”等公眾號是宣傳桃渚的一個窗口,目前“桃江先鋒”有485人關注、“美麗桃渚”有840人關注。而目前運行的“云之家”管理平臺,則是一款集簽到、請假、公告、工作匯報等多項功能的手機軟件。機關干部每天上下班網絡定位簽到,以條目式匯報當天工作計劃和昨日工作總結,各班子成員和辦事處可以在管理平臺上布置任務,現代化辦公進行得“妥妥的”。接下來,該鎮(zhèn)也將不斷細化,不斷拓展,真正讓政府服務在“互聯網+”的引領下變得更智慧。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