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來,蘭州市政務服務中心針對辦事群眾跑來跑去、領導批來批去、部門推來推去的頑疾,著力推進“一口受理、規(guī)范辦理、透明辦理、限時辦理、網上辦理”,不僅贏得了群眾和企業(yè)的點贊,而且還彰顯了蘭州市提升服務意識,精簡辦事程序,優(yōu)化投資環(huán)境,服務發(fā)展大局的執(zhí)政理念,使蘭州政務服務在悄然中得到了嬗變與升華,成為全國審批事項、審批時限較少的省會城市之一。

 
  3月18日,走進市政務服務中心五樓大廳時,“服務群眾是我們的責任,群眾滿意是我們的追求”、“用我們百分百的努力,換您百分百的滿意”等宣傳語分外醒目,彰顯了該中心“服務受理零推諉、服務方式零距離、服務流程零障礙、服務事項零積壓、服務質量零差錯”的服務理念。大廳內的顯示屏上滾動播放著與商事制度改革、重大項目建設等辦事程序的相關內容。大廳內,辦事群眾有序排隊等候,工作人員熱情服務。
 
  集成式+統一平臺變“職能洼地”為“服務高地”
 
  辦不完的手續(xù),蓋不完的章,跑不完的路……曾幾何時,行政審批因要件太多、程序繁瑣、流程復雜、效率低下而飽受人們詬病。作為全市最大的綜合性政務服務窗口,蘭州市政務服務中心采取“漸進式整合職能、融合式破除壁壘、集權式提速審批”的辦法,著力清除阻礙創(chuàng)新的“堵點”、影響創(chuàng)業(yè)的“痛點”和監(jiān)管服務的“盲點”。
 
  會議室里,市建設局窗口首席代表于啟明在與參加軌道交通1號線審批業(yè)務培訓的項目報批人員進行互動交流?!拔覀儗壍澜煌ńㄔO項目手續(xù)報批的程序不太清楚,對相關政策規(guī)定也不是完全了解,能否在這些方面給項目單位提供幫助?”“我們中心正加緊制定建設工程項目模塊化審批流程圖,每個模塊報批前都由牽頭部門組織開展前期輔導,專門講解政策法規(guī)、所需要件和辦事程序?!庇趩⒚魈拐\地說。
 
  去年9月,經市編委批準,設立蘭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與政務服務中心管理委員會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是不是多了牌子,就等于多了“攔路虎”,多了“玻璃門”?群眾心頭多了這些疑問??稍谑姓辗罩行霓k完事,發(fā)現是多了“加速器”、多了“暖心寶”。管委會實體化了,共商改革更方便了。2015年以來,該中心組織一線審批工作人員,對審批要件進行了依法規(guī)范,減少各類審批要件194項,解決各類審批難題263件。
 
  據市政務服務中心主任魏秀龍介紹,2015年市級行政審批事項減少到196項,涉及36個市直部門,入駐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的有169項,在分中心辦理的有12項,其余15項為涉密事項和特殊事項。市政務服務中心對行政審批電子監(jiān)察系統亮紅燈情況逐月進行通報,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約談,確保了全年行政審批事項依法、依規(guī)、限時、高效辦結。通過持續(xù)壓減,全市審批事項辦理時限由平均16.5個工作日壓縮到9.5個工作日,時限壓縮一半以上,成為全國審批事項、審批時限較少的省會城市之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總績效和網上審批推行績效排名全省第一。
 
  模塊化+綠色通道變“各自為政”為“抱團發(fā)力”
 
  長期以來,建設工程項目涉及審批部門多、手續(xù)雜、時間長。為有效解決部門各自為政、審批環(huán)節(jié)繁雜等問題,蘭州市政務服務中心以建設工程項目審批為突破口,探索清除審批和服務鏈條中的各種障礙。去年初,該中心制定了《蘭州市行政審批車間式管理流水線作業(yè)實施辦法》。在此基礎上,按照能并則并、串并結合的方式完成了項目立項、土地利用、規(guī)劃報建、施工許可等5個模塊的審批流程再造工作,使部門由以前“碎片化”、“各自為政”的審批變?yōu)楝F在“模塊化”、“抱團審批”的模式。改革后,投資項目從立項到施工許可由232個工作日縮減到83個工作日,節(jié)省審批手續(xù)辦理時間58.5%。
 
  “這是以前的審批流程圖,這是我們采取模塊化審批后的流程圖,采取流水線作業(yè)的模式,各相關部門同時進行審批,整個流程縮減了一半以上。我們模塊化審批主要是從這三個方面實現了突破:一是事項得到充分整合;二是進駐部門聯動聯批;三是前期輔導、提前介入等創(chuàng)新舉措的有力支撐。”市政務服務中心重大項目協調處負責人白云慶在向五礦蘭州鋼鐵物流園項目經理張拂云介紹有關情況。
 
  “現在建設工程類項目審批時限長,主要原因在于中介環(huán)節(jié)不可控,嚴重拖延了審批時限。我們已著手對中介事項進行全面梳理,著力明確中介評估時限、服務要求和收費標準,徹底解決‘二當家’攔路的問題,絕不讓‘中介亂象’吞噬審批改革紅利?!卑自茟c信心滿滿地說。
 
  2015年,蘭州市47個棚戶區(qū)改造項目和16個應急避難場所建設項目審批時,該中心開辟綠色審批通道,組織相關部門窗口并聯審批,實行牽頭部門負責制,召開協調會議30余次,解決各類問題158件次。
 
  互聯網+政務服務變“群眾跑腿”為“數據跑路”
 
  當甘肅廣興商貿有限公司的儀若蘭女士從蘭州市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領到《糧食收購許可證》時,興奮地說:“網上申報真是太便捷了,坐在家里從網上就可以查到申報所需的資料要件、辦理流程、辦理時限等信息,還能直接下載申請表,幾分鐘就完成了資料上傳,讓我省得跑路。”
 
  寥寥數語道出了蘭州市政務服務中心構建“2333”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蘭州市政務服務中心門戶網站和蘭州市政務服務網2個網站;蘭州市行政審批服務系統、蘭州市行政審批電子監(jiān)察系統和觸摸屏系統3個系統;微信公眾平臺、短信告知平臺、移動APP客戶端平臺3個平臺;省、市、縣三級網絡互聯互通)為公眾和企業(yè)帶來的辦事新體驗,開啟了“群眾跑腿”到“數據跑路”的政務服務供給側改革。
 
  2015年,為實現全市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事項“一站式”網上辦理與“全流程”效能監(jiān)督目標,我市在全省市州率先完成了政務服務網的建設工作,全面推進權力事項集中進駐、網上服務集中提供、政務信息集中公開、數據資源集中共享,市級政府各部門同臺登場一起開“網店”,讓辦事群眾通過網上“政務超市”,像逛淘寶一樣“逛政府”,打造“指尖上的政務服務”。
 
  這種“移動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模式,讓蘭州政務服務進入了新媒體、微信息的全新時代。下一步,該中心將繼續(xù)研發(fā)全天候的移動電子政務,變原先單一互聯網服務模式為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雙輪驅動的服務模式,讓掌上政務大顯身手。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