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平臺政務版截圖
昨日,水母網從煙臺市地理信息中心了解到,煙臺市耗時5年建立城市管理和百姓服務的大數據,作為支撐“智慧煙臺”應用體系最基層的空間數據設施“數字煙臺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已面向政府和公眾全面啟用。平臺的應用從“政務版”拓展到了“公眾版”,未來“手機版”也將面向公眾使用。
數據平臺多含多樣地理數據
這是一個數據平臺,更直觀地說,這是一張圖。
市地理信息中心工作人員王鵬打開 “數字煙臺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只見里面的地理數據多樣,包括遙感影像數據庫、數字線劃數據庫、地名地址數據庫、專題信息數據庫等。選擇不同數據庫,將呈現出不同的地圖效果。
比如,點擊“遙感影像數據庫”,從高空俯瞰煙臺市區(qū)建筑物,煙臺體育公園、世茂海灣一號大樓、所城朝陽區(qū)片老建筑等大小建筑物的輪廓清晰呈現。這張圖,是由煙臺市地理信息公共平臺所提供的“大數據”中一個“小縮影”。
“大數據” 大到煙臺的河流水系、山川海洋、交通線路、地形地貌,小到村界的行政區(qū)劃、植被和土質全部涵蓋。在基礎數據的基礎上擴展了部分三維數據、歷年的遙感影像數據、街景等新數據類型。煙臺市地稅、公安、城管、糧食、疾控、森林、國家安全等各部門還參與協同建設,并通過平臺共享專題空間數據。
政府管理有了“智慧大腦”
建立大數據平臺是基礎,二次開發(fā)才是最終目的。對此,各行業(yè)只需要將自己行業(yè)的專題信息數據與平臺數據有效集成即可。
平臺“政務版”主要是面向政府各部門。記者了解到,目前平臺與海陽、招遠、棲霞三個縣級市和市國土局、公安局、地稅局、規(guī)劃局、住建局等共32個應用部門、56個應用系統(tǒng)達成應用協議,接入平臺系統(tǒng),全面提升了政府部門的信息化水平。
以萊山區(qū)警用地理信息系統(tǒng)為例,該系統(tǒng)的一個特色就是燈桿編碼定位。群眾報警時,只要找到附近任何一根燈桿,并說出桿上編碼,系統(tǒng)即可確定其準確位置,方便接警員在第一時間調度警力,就近出警。
平臺在稅源管理上更是凸顯了實質性的作用。通過土地利用現狀、土地儲備、城鎮(zhèn)地籍、建設用地報批等數據庫的使用,市地稅局建立了自己的土地稅源監(jiān)管系統(tǒng),真正實現煙臺市土地房產的無縫隙全覆蓋稅收管理。
市民圖上樂享“云生活”
如今,信息平臺的應用,不僅在政府日常辦公上有了較為成熟的運用,“公眾版”應用開發(fā)“天地圖·煙臺”網站也已正式啟動。
啥是“天地圖·煙臺”? 市地理信息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天地圖”是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建設的地理信息綜合服務網站, “天地圖·煙臺”就是“天地圖”在煙臺的區(qū)域網站。
登錄“天地圖”網站,選擇區(qū)域“山東煙臺”,一張清晰的煙臺地圖刷地呈現。網站左側有分類查找、公交換乘、駕車等選擇。分類查找中又細分為酒店、餐廳、超市、銀行、火車站等項目。
周末銀行輪休,哪家銀行的營業(yè)網點在值班,具體位置在哪里;出門乘坐公交,怎么換乘,二維地圖和影像地圖都能給予清晰導航等。
從政務版到公眾版,平臺的應用正不斷拓寬,未來手機版地圖也將面向公眾使用?!跋乱徊剑覀冞€將用‘云計算’的理念構建煙臺市‘地理信息云’,并積極推進地理信息與物聯網的關聯應用,為構建智慧煙臺提供更有力的應用支撐。”煙臺市地理信息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