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政府實現數據共享和公開,是李克強一貫的態(tài)度。
3月6日上午,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李克強總理在聽完人大代表孫丕恕提出的關于政府大數據公開的建議后,明確表示“建議很好”,給予了很高的肯定。李克強總理曾作出回應:政府掌握的數據要公開,除依法涉密的之外,數據要盡最大可能地公開,以便云計算企業(yè)為社會服務,也為政府決策、監(jiān)管服務。這些都昭示著,大數據的時代就要來了,它將以自己的姿態(tài)展現自己的風采,在這個時代亮起一到靚麗的風景。
“不管是推進政府的簡證放權、放管結合,還是推進新型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工業(yè)現代化,都依靠大數據、云計算,所以,它應該是大勢所趨?!边@是去年李克強在考察時所說的話,如今在這樣一場盛會當中,大數據以傲人的姿態(tài)展現在人們眼前,真正的要開始書寫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了。幾年前就有人說過,“政府實現數據開放比商業(yè)機構的數據開放更不容易。”而今天,政府大數據在這條不容易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政府的大數據客觀來說更具有權威性,更全面,同時也更加具有科學性,在數據參考的時候,更有利于決策的正確,對于國家整體的發(fā)展無疑是有著無限的好處的。真實的數字更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讓老百姓信任政府,也讓企業(yè)更加信任政府,在今后的活動中愿意配合政府的工作,讓國家的建設更加順利,讓社會發(fā)展的更加欣欣向榮。這對社會來說是是一個好的良性循環(huán)。
大數據的“對外開放”整體而言是整個社會的一大步。我們以前提公開政府的數據,主要集中在政府的公款去向,是對政府的監(jiān)管,同理大數據如果向社會公開,我們的視野必將更加寬廣。我們可以看到更加全面的社會動態(tài),更加精準的把握社會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積累好的經驗,為國家的發(fā)展和進步提供助力。大數據的應用,也代表著新技術的產生,這樣社會中的“權利任性空間”逐漸縮小,給予社會更多平等的競爭機會,為社會發(fā)展注入活水,更大限度的改善民生,服務人民。
政府有關部門每年都會做大量的信息統計,獲得龐大的數據信息,政府通過這些數據進行分析,讓國家得以找出不足,總結經驗,或者獲得鼓舞,激勵信心,繼而進行判斷和決策。這就如同企業(yè)每年都會做市場調查一樣,也會獲得大量的信息,然后為公司來年的發(fā)現規(guī)劃提供參考,但也僅是如此,這樣往往是導致很多人調查同一種數據信息,無形之中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而且這樣也讓社會中行成了一個個的信息孤島。政府對大數據的公開,是一種資源共享的體現,并且將信息孤島連接起來,更好的滿足社會對信息的需求,使得民生得以不斷改善。這樣一來,不僅信息的利用度大大加強了,也讓社會前進的速度和平穩(wěn)度大大增加。
總而言之,大數據對社會的公開,對于現在的發(fā)展無疑是有好處的,今天它被提出并得到肯定,是一個很好的開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數據一定會上演大作為,發(fā)揮它的作用,讓這個社會向著更好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