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問政是推進政府管理能力和管理體系現代化的一種有效方式,是現代信息技術在辦公中的有效應用。網絡問政平臺可以充當政府與群眾之間的紐帶,既能快速便捷地將政府的惠民政策和決策傳遞給群眾,群眾也能通過網絡平臺表達自己的訴求,最終實現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執(zhí)政目的?!?月2日,州政協委員,尼勒克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侯得錄在談及網絡問政話題時這樣說。
當日,侯得錄與州人大代表、鞏留縣庫爾德寧鎮(zhèn)副鎮(zhèn)長特流汗·木汗專程前往州政府電子政務辦公室,現場了解伊犁州政務公開和信息資源共享情況,并根據當前我州網民參政議政的訴求及網絡輿論生態(tài)積極建言獻策。
去年12月下旬,在新疆政務類微信公眾號影響力排行榜中,“察布查爾微訊”以42254的閱讀總數、10829的頭條閱讀數惜敗“最后一公里”及“微烏魯木齊”,蟬聯當周新疆政務類賬號排行榜的“探花”。這不僅是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在全疆影響力提升的有力證明,同時也說明了網絡正成為該縣乃至州黨委、政府“問政于民”、民眾“問政于政”的平臺,政府與民眾之間雙向良性互動的作用逐步凸顯。
特流汗·木汗說,隨著信息網絡的不斷普及和高速運行,我州不少群眾通過網絡平臺表達自己利益訴求和參政議政的意愿越來越強,相較其他途徑而言,網絡的優(yōu)勢更加明顯,網民隨時隨地都可以參與到社會事務的管理中來。
特流汗·木汗認為,目前網絡問政在我州剛起步,在強化政府公務人員學習法律政策的同時,還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牧民計算機及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的應用能力,從而擴大網絡問政平臺的覆蓋面。
侯得錄說,建立健全“權威式”為主、“微服式”為輔的網絡問政模式很有必要。按照一定的周期處理、解答網民問題,科學設置網絡咨詢、投訴舉報、建言獻策等平臺,將整個流程納入統一的常規(guī)管理,不斷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保證其長效運行,為民眾提供一種介入政治生活、參與政治過程、行使公民權利的合法新路徑,使得民眾能夠有序、有效參政議政。同時作為補充,適度合理地建立以官員個人為主體進行網絡問政的“微服式”模式,以其個人名義傾聽民聲、洞察民意。
網絡問政效果如何,最終還要回歸至群眾所反映的問題是否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而要給群眾一個滿意的答復,必定要明確網絡問政的管理主體,需要一個配套機制和相關的制度做支撐,否則網絡問政將流于形式。對此,州政府電子政務辦公室副主任安衛(wèi)岷告訴記者,州政府電子政務辦公室每年都會從政府門戶網站及相關網絡平臺上收集群眾反饋的信息和訴求,而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和歸類的專業(yè)人員和配套機制,仍然是網絡問政平臺需要填補的空白。
安衛(wèi)岷認為,網絡問政可將我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吸納進來,充當為民眾解決訴求的顧問。一方面豐富了代表、委員的信息來源,另一方面代表、委員將群眾的訴求通過提案的形式表達出來,也有利于我州相關政策、法規(guī)的完善,一定程度上對職能部門起到督促作用。
對于安衛(wèi)岷的這一建議,侯得錄和特流汗·木汗表示認同。侯得錄說,網絡問政是解民難、化民怨、惠民生的“直通車”。凡是老百姓關心的,只要是有理有據的,都應認真對待,逐一回復,妥善解決。州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可以作為政府網絡問政平臺的義務監(jiān)督員,幫助監(jiān)督民意落實情況。
近年來,我州不斷加強政府網站建設,促進網絡問政工作,完善和強化政府網站政務公開、在線辦事、網民互動三大功能。截至目前,州直各縣市均建立了門戶網站,政府門戶網站覆蓋率達100%,“領導信箱”、“電子政務大廳”、“辦事指南”等互動欄目都已建立,拉近政府與民眾距離的“伊犁零距離”、“新源零距離”等官方微信平臺已投入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