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中央紀委常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俞貴麟做客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在線訪談。俞貴麟強調,針對中央國家機關當前存在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中的突出問題,中央國家機關要主動作為;要探索利用網絡、新媒體等載體,來為我們黨風廉政建設注入新的活力。(2014-06-06 人民網)
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qū)”、社會處于轉型期,各種利益誘惑甚囂塵上,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依然任重道遠。正風肅紀,領導干部的個人自律和行為自覺固然重要,但用監(jiān)督的“眼睛”把權力看住,則顯得更重要。
發(fā)揮監(jiān)督的力量,首先解決“不能腐”的問題。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不僅需要體制內的監(jiān)督,更需要體制外力量的介入。其中,網絡在正風肅紀上的作用日漸凸顯,引起了人們的強烈關注。
網絡反腐具有效率高、范圍廣等點,有利于形成強大的輿論導向,有利于有效懲治和預防腐敗。在匯聚民情民意、聚焦社會熱點、舉報貪腐官員、監(jiān)督案件進展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力量,堪稱反腐的“神器”。
事實上,一些案件線索經網絡披露之后,有關部門及時跟進,也確實揪出了一些貪腐官員。比較典型的有表叔”楊達才、“房叔”蔡斌、“天價煙局長”周久耕,還有因“艷照門”落馬的雷政富、原省部級官員劉鐵男。中紀委的“網絡舉報監(jiān)督專區(qū)”、“曝光臺”、“每月e題”欄目,也是借助網絡平臺開發(fā)而成,在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反映訴求的同時,對不法者產生了震懾效應、對黨員干部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正風肅紀,網絡之功甚大。
網絡用于反腐,“為我們黨風廉政建設注入新的活力”,這是值得肯定的。但網絡空間畢竟是虛擬的,也存在著信息來源復雜、一時難判真假等弊端,有時還會出現虛假舉報、惡意炒作、侵犯隱私等情況。尤其是網絡謠言流傳快、受眾面廣,如果再有別有用心者的推波助瀾、部分人的盲信盲從,就可能成為動亂的源頭,引發(fā)公眾的恐慌心理、威脅到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網絡是一把典型的雙刃劍,用得不好極可能傷了自己,在運用中特別要注意揚長避短。對其管理和引導,政府部門責無旁貸,一方面要暢通網絡渠道,增強互動交流等功能,提倡實名舉報,重視研判、核查相關信息;另一方面用重拳懲治編造、傳播謠言的作惡者者,保持網絡成一方凈土。
網絡反腐必須依法進行。讓網絡成為反腐的“神器”、不讓無辜者躺著中槍,就必須要規(guī)范網絡秩序、約束網民行為,政府要干的事情還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