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數據,在企業(yè)積極參與的同時,成都政府部門也早已開始布局。昨日記者從成都市經信委和成都市科技局等多個部門了解到,目前成都市正加大布局大數據的力度,加快搭建政府部門的基礎數據庫,將分散在各個部門的海量數據全部搜集起來,為下一步的大數據應用做準備。據悉,目前成都政府部門已經開始嘗試利用大數據來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未來這樣的“大數據決策”還將更加普遍。
搭建政府基礎數據庫 已積累數據資源超50TB
戶籍信息數據、交通信息數據、企業(yè)注冊信息數據……對于大數據的開展而言,政府部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因為他們掌握著大量普通的企業(yè)和個人無法掌握的重要數據資源。事實上,成都市政府部門早已看到了大數據所帶來的巨大機遇,“我們最近一直在加快建設政府基礎數據庫。”說話的人叫龔樹新,他目前的職務是成都市軟件產業(yè)發(fā)展中心副主任。
據龔樹新介紹,目前正在建設的基礎數據庫主要包含三大類數據,第一類是人口基礎信息庫,包含每個人的個人戶籍信息、教育、就業(yè)、醫(yī)療等諸多方面;第二類是法人單位基礎信息庫,這里就包含40多個政府部門所掌握的與企業(yè)相關的各類信息;最后一類則是空間地理信息庫,包括覆蓋全域成都的各種地理信息、天氣信息等等,“這三大類數據,可以說涵蓋了跟我們工作和生活相關的方方面面。”
“目前我們已經收集到的數據總量已經超過50TB,而且仍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長。”龔樹新說,這些數據還僅僅只是政府部門所掌握的數據中的很小一部分,還有大量的視頻、圖片、音頻資料等待整理,“未來還會有大量的數據被整合進數據庫,這也意味著大數據的想象空間將會更大。”
不僅如此,成都也為大數據的基礎設施進行著積極的準備,“云計算就是其中之一,大數據對于數據運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目前成都云計算中心的運算能力已經達到200萬億次/秒,能夠滿足大數據的需求。”
挖掘數據資源 嘗試“大數據決策”
在數據庫初具規(guī)模之后,成都市已經開始在大數據方面的嘗試。據龔樹新介紹,目前他們已經在著手準備的就包含好幾個方面,“其中推進速度最快就是成都政務網站的服務能力提升,我們可以通過市民日常瀏覽網頁的記錄、微博微信上的數據等等,分析得出政務網上哪些政務服務是市民最關心的,哪些方面是可以加強的,哪些方面根本沒人關心是可以拋棄的,來對整個政務網的服務水平進行全方位的提升,相信在很短的時間內大家就可以看到變化。”龔樹新說。
不僅如此,龔樹新還在重點推動的是利用大數據建設一套“網絡交易市場監(jiān)管體系”。據他介紹,目前注冊地在成都的網商有1萬多家,而隨著網上購物的日益普及,如何保障網上交易的安全和有序成為了擺在監(jiān)管部門面前的新問題,“大數據的手段可以為這些網商的監(jiān)管提供很好的輔助,通過食品藥品監(jiān)督局、商務局、質監(jiān)局、工商局、科技局等多個部門提供的信息,我們可以對網商進行有效的篩查,比如哪些是存在版權問題的,哪些是過去存在很多投訴記錄的等等,從而有針對性地對這些網商進行重點監(jiān)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