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4月22日電 4月10日,有網友在潛江人論壇等網站上發(fā)布了一條《潛江人力板車也年檢收費》的帖文。4月13日,市交通局順應民意,迅速取消了人力板車、馬車和營運三輪車的收費項目(據楚天都市報等媒體報道)。另據《湖北日報》報道:潛江市民意直通平臺于4月2日正式開通。開通一周已經收到了60多條建議和投訴,已有數(shù)條得到處理。
社會公眾參政議政、建言獻策;黨和政府順應民意,從善如流,這才是社會治理者和社會公眾之間應有的良好關系,也是和諧社會的構建之道。
當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全國各地廣泛開展。市委辦、市政府辦、市委宣傳部等部門聯(lián)合在市級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上開設民意直通平臺,及時收集處理人民群眾對于經濟社會發(fā)展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和呼聲,及時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這是我市堅持知行合一,踐行群眾路線,密切黨委政府同人民群眾聯(lián)系的一項具體舉措,必然會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
民意通達才能政通人和。開辦民意直通平臺,讓民意乘上直通車,筆者無不為此舉叫好。
欲謀社會善治,當先求民意通達。開通民意直通平臺,拓寬民意溝通渠道,聽民聲、納民意、匯民智,解民困,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架起了黨群、干群交流互動的“連心橋”,無疑會讓黨和政府與群眾的心貼得更緊。對于推動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良性互動,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善莫大焉。
民意民愿是治國理政的方向。只有尊重民意,順應民愿,黨和政府才會擁有最廣泛的執(zhí)政群眾基礎。以民意為執(zhí)政的風向標,讓民意領跑決策,讓民意來監(jiān)督政府行為,政府的決策才能更加符合群眾需求、愿望,才能更好地維護最廣大群眾的利益,才能政通人和,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和諧美好。媒體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媒體的公信力日益凸顯的今天,公眾越來越多地使用網絡等媒體來表達自己的訴求。作為黨委政府和各級領導干部應當尊重民眾的這種表達習慣,主動融入網絡,與網民直接對話,通過網絡聽取最原汁原味的民意,從而使自己的施政更符合民眾的利益和需求。
在新聞媒體上開辦“民意直通平臺”,進一步密切了新聞工作者與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既能發(fā)揮新聞媒體作為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聯(lián)系的橋梁紐帶作用,還可以通過黨委政府和新聞媒體同時對群眾投訴的辦理情況進行跟蹤督辦,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不解決、辦理質量差、回復不及時的單位進行通報、曝光,有利于發(fā)揮媒體的輿論監(jiān)督作用,有效地推動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問題的解決。同時,開通民意直通平臺,為群眾參政議政、表達訴求提供了一個便利渠道,一些真實的民聲得以進入上級領導的耳目,就能讓基層官員有所敬畏,不敢懈怠,有助于推動各級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作風轉變。
聽民意、解民憂,聚民心。“民意直通”這一小小創(chuàng)新,注定是一項推進社會治理的大大變革,一定會贏得更多的關注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