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實施治庸問責至今3周年,因治庸問責而誕生的電視問政,被全國50多個城市借鑒。昨日,市治庸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內地除了北京、上海及烏魯木齊、拉薩,其他直轄市、省會城市都推出了電視問政類節(jié)目。
2011年4月,武漢掀起“治庸問責風暴”,直指干部作風中存在的庸懶散問題。市委、市政府征集市民投訴、意見與建議,篩選出“十個突出問題”,由相關單位承諾整改。電視問政作為承諾單位直接面對市民的問責形式,被形象地稱為“期末考”。
當年11月,4位市領導和14位區(qū)長局長走進直播廳,接受市民代表和特約評論員問政,暗訪拍攝的20多個曝光事例都得以迅速解決,在全國引起熱議。從2012年開始,電視問政擴展為“期中考”和“期末考”兩輪。
3年來,武漢已公布4批“十個突出問題”,舉辦24場電視問政,13位市領導、41家承諾單位負責人在直播廳“照鏡子”、“出汗”。24場電視問政共曝光問題289個,問責220人,督促建章立制51項。
據了解,2005年,廣州、蘭州兩城市有過官民通過電視直接互動的形式。2011年,武漢第一個明確地推動“電視問政”,規(guī)模、力度空前,引起全國關注。
武漢電視臺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國50多個省、市紀檢監(jiān)察機關和廣電媒體來漢取經學習,并付諸實踐。
今年3月31日晚8時,溫州推出電視問政大型直播節(jié)目。首場“電視問政”以治水為主題,溫州市水利局等5家單位“一把手”接受現場問政。溫州網全程視頻直播,讓市民參與拍磚。
杭州的問政節(jié)目名為《公述民評》,杭州電視臺綜合頻道總監(jiān)朱永祥說,城市治理已經進入了政府不可能包攬?zhí)煜碌臅r代。很多城市問題的解決需要政府和社會機構進行協(xié)商、合作、溝通交流和對話。這個過程不是對立,而是對話和討論,平和與理性。
北方工業(yè)大學教授王國華評價,武漢電視問政,精選民生、環(huán)境、交通等社會熱點問題,通過官員、市民代表、專家學者真刀真槍的互動,形成社會共識,成為城市治理的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