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玉林市陸川縣委政法委辦公區(qū),有一個以“管得寬”聞名縣城的部門。

  “說起管得寬,大家都想到綜治委,實際上我們管得可不比綜治委少,只不過我們管的是虛擬世界。”部門主任呂華海笑呵呵地對《法制日報》記者說。

  呂華海所在的部門是陸川政法信息網絡指揮中心。中心目前核編7人,每天上班時間,大家的首要任務就是在網絡的海量信息里尋找有關陸川的聲音,通過全面逐層搜索,將所有涉及陸川的輿情一網打盡。

  “只要是陸川的網民,大家可能不熟悉我們,但我們可非常熟悉大家。”呂華海說。在指揮中心,一沓沓的《政法輿情專報》《輿情分析報告》等被按月或年分類規(guī)整,打開一看,圖文并茂詳細記載著某個時間某個網民的某次發(fā)言。

  一名工作人員拿起最新一期輿情報告向記者介紹,“這是今年2月縣里出現的政法輿情,反映低保、環(huán)境污染等等,一共有9個,都是我們在個人微博、網站論壇、貼吧等找出來的。”

  輿情監(jiān)測和收集只是指揮中心工作的第一步。整理好信息后,指揮中心會對信息進行研判并處置。這些信息會根據情況分為初級、中級、高級或嚴重級輿情,并轉發(fā)事發(fā)地鄉(xiāng)鎮(zhèn)及責任部門,高級輿情以上的,縣委、縣政府牽頭處理,向媒體發(fā)布信息。

  “網民隨手反映的這些問題,我們都會尋找對應的部門進行解答、解決,處理之后我們還會督查反饋,每一個過程都記錄在案,有據可查。”呂華海說。

  在網絡上,細心的網民已經察覺出了變化。

  今年1月9日,網民“深沉的海”在陸川生活網發(fā)布題為“陸川至博白路段上的瘟疫病死豬該誰處理?”的網帖。帖子稱,“在廣西103省道,陸川至博白的路段上連續(xù)有多頭瘟疫病死豬被拋棄在路邊,造成陸川至博白的路段上臭氣熏天,很不衛(wèi)生,經過的路人和居住在附近的村民十分氣憤。”文章后面附有6張圖片,清晰顯示瘟疫病死豬直接被丟棄在公路旁,引起網友廣泛關注。

  網絡指揮中心很快發(fā)現了這則帖子,工作人員立即制作《政法輿情專報》向縣委、政法委匯報,并轉發(fā)相關職能部門——陸川縣水產畜牧獸醫(yī)局處理,局領導及時召開專題會議,落實人員和車輛趕到現場對病死豬全部按規(guī)定作了無害化處理。

  相關部門及時處理使這起輿情“轉危為安”,并贏得網友的贊譽,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呂華海介紹說,“我們就是一個幫助群眾疏導情緒的橋梁,反映大家的呼聲訴求,上訪變成上網;我們也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一個窗口,讓相關部門了解民生百態(tài),接訪變成尋訪。”

  “網民反映涉及信訪的帖子,我們發(fā)現后會及時回帖,建議當事人進入陸川縣網上信訪大廳反映,引導群眾走正常網上信訪渠道尋求解決辦法。”呂華海說。

  據了解,陸川縣政法信息網絡指揮中心是廣西首個縣級政法信息網絡指揮中心,自2013年5月成立而來,發(fā)現負面網絡輿情149篇,轉相關部門處理147篇。其中,成功處理引起全國各界廣泛關注的“陸川縣烏石鎮(zhèn)一少女被25歲流氓強奸5次,公安不立案,檢察院不批捕,致精神崩潰”的網絡輿情,及時正面回應,澄清事實,處置輿情。

  目前,網絡指揮中心給縣城帶來的正能量正在不斷迸發(fā)。去年5月、11月,陸川縣社會公眾安全感連續(xù)排在全市第一。今年1月8日,“中國縣域網絡形象排行榜(2013)暨縣(市、區(qū))級政府網絡履職績效排行榜”在北京發(fā)布,陸川縣進入了縣域網絡形象百強榜單。

  “政法信息網絡指揮中心實現了對輿情的早發(fā)現、早引導、早協調、早處置,對維護縣城網絡虛擬社會和現實社會的平安穩(wěn)定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是陸川縣在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工作上的一大亮點。”陸川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啟忠說。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