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源市委書記陳建華在該市門戶網(wǎng)站河源網(wǎng)對外開通“華哥信箱”,成為該市黨政領導率先在網(wǎng)上公開開通網(wǎng)上郵箱第一人。從即日起,當?shù)厥忻窨芍苯油ㄟ^“華哥信箱”用“伊妹”寫信給河源市委書記陳建華,為河源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建言獻策。(8月20日《廣州日報》)
網(wǎng)絡飛速發(fā)展,正成為我們?nèi)粘I钭畋憷男畔⒐ぞ?,開博、建郵箱已是十分平常的事。但當官員面對社會公開自己的博客、郵箱,往往承載了更多的涵義,也帶給人們更多的期盼。“華哥信箱”便是如此。
可以說,盡管信息社會拓展了官民之間的溝通渠道,但受諸多因素的制約仍不盡如人意,社情民意、群眾呼聲往往止于坊間,難以及時地進入決策層。此前媒體報道的一些地方群眾打地鋪深夜等候市長、縣長接訪的現(xiàn)象,便說明了疏通官民互動渠道,實現(xiàn)官民一體化已是當務之急,也是踐行民本思想的重要體現(xiàn)。
十分可喜的是,時下許多領導已經(jīng)將加強與群眾的聯(lián)系作為自己轉變作風,切實為民執(zhí)好政、掌好權、服好務的主要方式來抓,不斷拓寬自己的知情渠道。譬如江西省省長吳新雄便公布了“省長手機”和“省長信箱”,成為最火爆、最受群眾歡迎的“民生熱線”。而湖南省株洲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楊平干脆在網(wǎng)上公開以“楊平”實名注冊,與網(wǎng)友零距離接觸,等等。這些不僅體現(xiàn)了官員親民、務實的一面,更重要的是拉近了與群眾的關系,從而聽民聲、察民顏、恤民情、近民生、幫民富、解民憂。
顯然,“省長手機”、“華哥信箱”、“楊同學”等等親民舉措的相繼亮相,有力地說明了我國民主政治的進步,官員親民、務實個性日趨凸顯,群眾合法權益正逐步得到有效保障。6月20日,總書記便在繁忙的國事中抽出時間在人民網(wǎng)“強國論壇”與網(wǎng)民進行了在線交流,并強調(diào)網(wǎng)友們提出的一些意見、建議,他會“非常關注”。民意直達中南海,這就折射出了國民政治生活環(huán)境的改善。
而在今年“兩會”記者招待會上,溫總理深情地說,“兩會”期間我一直上網(wǎng),廣大網(wǎng)民向我提出問題、意見、批評都是對政府的信任、支持、鼓勵和鞭策。我常常一邊上網(wǎng)一邊在想,就是“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憂”。誠哉,斯言!當民意成為官員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憂民之所憂的一種實際行動時,這是百姓的福祉,這是民族復興的希望。
我們相信,隨著“省長手機”、“書記信箱”、“×同學”的不斷出現(xiàn),必將推動民主政治的大踏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