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經濟蕭條使原本一直困擾它的問題日益惡化,Sun可能被迫整體出售自己或者出售部分資產。自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裂以來,Sun就一直沒有恢復元氣。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銀行從業(yè)人士和分析師表示,信貸市場緊縮,以及對Sun錯綜復雜的軟件、硬件和服務業(yè)務估值的難度會令惠普、IBM和戴爾等潛在買家望而卻步。 

  投資公司Southeastern AssetManagement上個月表示,已經持有Sun20%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該公司還表示,將推動Sun董事會與第三方商談其它方案。私募股權公司KohlbergKravisRoberts & Co等其它股東也支持出售Sun,收回自己的投資。

  里昂證券分析師謝伯利·塞拉非(SheblySeyrafi)說,Sun管理層沒有制定出令人信服的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如果無法扭轉當前的頹勢,Sun將被迫分拆。

  今年以來,Sun股價跌幅累計達到了77%,比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幅高出一位還多。目前4美元左右的股價創(chuàng)下了13年來的新低。

  除了股價外,股東對Sun高高在上的運營成本和盈利能力低下也非常不滿。Sun10月份發(fā)布了虧損17億美元的財報,首席執(zhí)行官喬納森·舒瓦茨(JonathanSchwartz)當時表示正在制定節(jié)流措施

  除了惠普、IBM和戴爾外,思科和富士通也被認為是Sun的潛在買家。但這些公司可能不想面對整合Sun的挑戰(zhàn)。

  Sun也可以分拆軟、硬件業(yè)務,然后分別出售。但由于各種業(yè)務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對各項業(yè)務估值并非易事。一名銀行從業(yè)人士說,“我認為目前沒有一家公司會整體收購Sun?!?/p>

  在1990年代互聯網高速發(fā)展時期,創(chuàng)業(yè)公司紛紛購買原本只在金融服務產業(yè)使用的Sun高端服務器產品,Sun的輝煌達到了頂點?;ヂ摼W泡沫破裂后,互聯網公司轉向了物美價廉的Linux服務器。此后,Sun采取了收購、生產Linux服務器等舉措,但始終沒有能夠提振股價。分析師預計,截至2009年6月30日的本財年,Sun的營收為128億美元,虧損將高達13.5億美元。2001年Sun的營收和利潤分別為183億美元和9.27億美元。

  Sun發(fā)言人肖恩·戴納斯(ShawnDainas)表示,公司已經與股東進行了富有建設性的溝通,但沒有披露詳細情況。他說,Sun的技術投資已經開始獲得回報,基于多內核多線程芯片的系統和開放存儲系統業(yè)務都出現了“大幅增長”。戴納斯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說,“我們所處的行業(yè)是非常復雜的,不能簡單地用股價來衡量我們的增長計劃和所取得的成就?!?/p>

  Sun相對容易出手的一項業(yè)務是StorageTek。銀行從業(yè)人士估計這項業(yè)務價值7.5億-10億美元。甲骨文可能會收購Sun的軟件業(yè)務。一名知情人士稱,Sun將保留MySQL業(yè)務,它對Sun的增長非常重要。如果Sun要出售MySQL,價格不會超過3億美元。

  盡管銀行從業(yè)人士對Sun資產的估值并不高,但Global EquitiesResearch分析師特里普·喬德利(TripChowdhry)卻提醒潛在買家要三思而后行。他說,收購Sun就等于背上了包袱,Sun的成本結構很高,沒有明確的產品計劃,客戶紛紛流失,只有傻子才會考慮收購Sun。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