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紀委書記楊平,實名上網,被網友們叫做“楊平同學”。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自今年5月,楊平實名上網以來,有向他投訴的,有向他“求救”的,也有拍板磚的。每發(fā)一個帖子,他都字斟句酌,在網上他沒有壞脾氣,不敢爆粗口,還怕敲錯字,有時候網友尖銳的言論氣得他想摔鍵盤。 

  官員上網并不是什么新聞,但是以實名的方式上論壇,像其他網友那樣互相“拍磚”倒并不多見。市紀委書記實名上網,引來眾人的注目,有的表示贊同,認為這是深入實際,了解民情的好方式,有的卻認為是作秀。 

  自從楊平落腳論壇以來,借助網友之力,查處好幾起違紀違規(guī)案。事實證明,這一網絡行政頗為高明,集中民間的力量和智慧,能讓公權力多一分監(jiān)督和自律,減少由于管理失范帶來的社會沖突成本。 

  民眾對此多持正面態(tài)度,但是楊平疲于招架之態(tài)亦讓人擔心。想想楊平每發(fā)一帖必瞻前顧后、字斟句酌,擔心一言影響社會,難以真正放下架子和網民直接交流。網民譏諷“打草稿”隨之而來,也不無道理。 

  其實楊平不必把自己弄得如此辛苦,既然是開誠布公地與網民進行交流,則無須有什么思想包袱?!皸钇酵瑢W”的稱呼,是網民們肯定其親和的形象,“作秀”意義,在于網絡讓開明的官員找到了獲取民意的新渠道。 

  論壇是相對自由的場所,在那里的話語多數是發(fā)自內心的真話、直話,也免不了狠話甚至臟話,官員沒有寬闊的胸懷,沒有很強的忍耐性,要想坐得住,聽得進也是不可能的。如今上網的官員不少,能真實地上網就好,作秀也無妨,也是一種進步。 

  通過互聯(lián)網與民眾互動,也是關注民生、了解民意的一種好形式;而當官員脫去馬甲直接上網,可以身臨其境了解老百姓在想什么、做什么,政府應該為百姓干什么、解決什么。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