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采訪了貴州省信息產業(yè)廳總工程師朱華,就電子政務的現狀、發(fā)展,以及貴州省的信息化建設等內容做了探討。

  對電子政務的總體認識

  對于我國電子政務的總體認識,朱華說:我國政府實施電子政務時間是比較長的,從政府部門使用計算機開始到政府上網,到政府辦公信息化,再到電子政務,從時間跨度上面說有二十年左右。在這二十年當中,電子政務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是離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差距。前面這幾個階段的電子政務的重點是放在提高政府內部的項目上,是駐留在政府部門內部使用。

  相應推出的政府的門戶網站,主要的功能就是發(fā)布信息,發(fā)布政府的一些政策,是一個信息公開的功能。而這個階段的電子政務功能,是單工單向的。

  縱然政府門戶網站上設置了省長/市長信箱,但實際上都不是在線處理的,都是在后臺去處理。而真正的利用互聯網了解社情民意,利用互聯網為老百姓服務這一點,目前的電子政務還做得不夠。另外,同一些發(fā)達的國家相比----比如是加拿大----還是有一些差距的。

  解讀電子政務信息公開三大挑戰(zhàn)

  今年1月11日,由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主辦,中國軟件評測中心承辦的“第七屆(2008)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發(fā)布暨經驗交流會”上,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汪玉凱提出,電子政務信息公開對政府有三大挑戰(zhàn),即政府管理的外部環(huán)境面臨的挑戰(zhàn)、信息公開的運作對政府提出的挑戰(zhàn)、網絡民主興起,對民主政治提出很大挑戰(zhàn)。

  對與這三大挑戰(zhàn),朱華說:這三方面的挑戰(zhàn)是完全存在的。前面兩個挑戰(zhàn)是對政府工作內部的,解決這兩個挑戰(zhàn)我認為是比較容易實現的,只要把設備加上去,工作流程標準化、規(guī)范化,然后政府的機構、職能做相應的一些調整,是很容易解決第一和第二個挑戰(zhàn)的。真正的難點在于第三個挑戰(zhàn),即民主化上。

  現在,大家對網民----包括我們中央對網民的訴求----是非常重視的。特別是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在人民網、新華網直接和網民交談。目前,我國的網民數字已經超過了兩億,而且發(fā)展非??欤诰W民絕對人數上我們超過美國,但是,從網民和人口的比例來看還差得遠。雖然我國網民本身的素質跟國外相比也是有一些差距,但網民素質在不斷提高。

  盡管在互聯網上面大家都說一些不好的東西,但是我認為這個僅僅是互聯網應用當中的一個方面,而且是很小的一個方面?;ヂ摼W真正產生的影響,給大家?guī)淼暮锰幨欠浅4蟮?,大于它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朱華表示,政府還是應該充分的把互聯網應用起來,政府的信息化還要進一步加強,電子政務要朝著為老百姓服務這個方向走。

  電子政務的兩大任務

  在3月24日召開的國家林業(yè)局首次召開的全國林業(yè)信息化工作會議直播專題上,國家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徐愈表示,目前我國電子政務的發(fā)展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政府在履行宏觀調控、市場監(jiān)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過程中,所面臨的國內外環(huán)境發(fā)展變化越來越快。進一步加強政府管理和創(chuàng)新以及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對電子政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對信息化和電子政務工作的要求,深入推進電子政務要堅持著眼于解決國民經濟各行業(yè)管理中面臨的突出和緊迫問題,緊緊圍繞促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滿足人民群眾最緊迫的需求,不斷深化和拓展電子政務應用,加快信息資源建設,不斷完善體制機制,繼續(xù)夯實基礎,扎實工作,一步一個腳印,推動電子政務真正走向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軌道。

  2008年2月27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通過的《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指出到2020年的目標是:實現政府職能向創(chuàng)造良好發(fā)展環(huán)境、提供優(yōu)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轉變;實現政府組織機構及人員編制向科學化、規(guī)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轉變;實現行政運行機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規(guī)范有序、公開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轉變,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今后5年,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加強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設,為實現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ITGov中國IT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孫強表示,“這四個轉變,哪一個都離不開電子政務??墒钱斍拔覈娮诱胀顿Y整體績效不佳,而建設服務型政府又對電子政務發(fā)展提出了新挑戰(zhàn)和新任務;電子政務發(fā)展整體正從起步期進入發(fā)展期與成熟期,在這樣的‘轉型期’,電子政務實現科學發(fā)展,迫切需要創(chuàng)新突破,包括觀念的突破、制度的突破、機制的突破等,其中,績效評估是管理體制突破的關鍵,電子政務績效評估是突破的關口。”

  朱華表示,幾個目標當中,“實現政府職能向創(chuàng)造良好發(fā)展環(huán)境、提供優(yōu)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轉變”是重點。在中國,的政府是人民政府,朱華認為“人民”這兩個字是表明了政府的性質,是為人民服務的。針對這些目標,朱華說電子政務有兩大任務,一大任務是提高政府自身的工作效率,第二大任務就是為民服務。

  “一站式”電子政務服務

  朱華認為,在電子政務當中,完成為民服務,達到與人民互動,達到一個雙向溝通的效果,這一點是最重要的。

  我國電子政務前面幾個階段的發(fā)展和建設,基本上是政府自身“武裝“起來的,上網設備、上網網絡、上網軟件等的配置和建設。朱華強調,這些“武裝”的目標需要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為企業(yè)來服務。

  電子政務,應該為人民,為企業(yè)提供“一站式”服務。

  人民群眾、企業(yè)提出了一個訴求到省長信箱,相關負責人要分析應該政府內部的哪個部門去處理,就把訴求在內部發(fā)到響應部門,并處理。而不是讓人民群眾、企業(yè)去自己找哪個部門,因為這些訴求可能不是一個政府部門可以解決的,可能是跨部門的,而訴求方對政府內部的部門劃分是不清楚的,不能讓訴求方去挨個敲門,

  為訴求方提供“一站式”服務,設立一個服務窗口,在這里提供最終的解決方案和服務。

  而不是像現在一些省、地區(qū)做的所謂的“政務大廳”,只是把各個部門的人全部集中到一個地理空間內。實際上,這些人集中起來以后,如果沒有決策的人能夠坐在那里,這種“政務大廳”里的人員,還是把訴求帶回各自的部門去,各自處理,然后再交由訴求方去挨個“敲門”。

  實現“協(xié)同政務”

  對于我國電子政務發(fā)展的趨勢,朱華認為目前我國電子政務的前幾個階段的基礎建設已經做的差不多的了,下一步的方向就是要向服務發(fā)展,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協(xié)同政務”。

  “協(xié)同政務”,主要指的是政府部門的協(xié)同。政府本身是一個整體,是一個服務的整體,這就不能把政府分割成不同的政府部門。從政府的意義上面來說,雖然各個部門行使不同的職責,但是它是政府的組成部門,是屬于整體的一部分,所以政府部門之間的協(xié)同是必須要做的。

  現在,在政府內部建了很多信息化系統(tǒng),但是這些系統(tǒng)之間沒有關系,甚至還有的時候還“打架”。協(xié)同政務就是要將部門內部,部門與部門之間,各級政府之間協(xié)同起來,是一個由下而上的協(xié)同方向。要用政府內部的協(xié)同,帶動政府之間的協(xié)同,為人民群眾,為企業(yè)提供服務,最終帶動企業(yè)與企業(yè)之間,以及整個社會的協(xié)同。

  朱華最后說,電子政務的生命力就在于能不能服務于人民,服務于社會。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