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8日舉行的上海市糾風、政務(wù)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針對目前還存在的部分損害群眾利益、行政審批效率不高、亂收費和搭車收費等現(xiàn)象進行了嚴厲地點名批評(詳見7月9日《新民晚報》)。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呢?或者換句話說,為什么自古以來都一直或嚴重或輕微地存在這些方面的現(xiàn)象呢?歸根結(jié)底,就是當政的公務(wù)員沒有把百姓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辦!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階級就更不用多說了!
比如貴州甕安事件,倘若當?shù)卣賳T把每一件關(guān)系到甕安百姓不管是大還是小的事都當作自己的事,來認認真真,細細致致地辦好了,會出現(xiàn)這樣轟動全國的“6·28”事件嗎?答案是肯定是不會的!
當然,把百姓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辦,也不是沒有。有的官員只要得到了百姓的好處,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只要是自己職責范圍之內(nèi)的事都會包辦下來。但是,來辦事的百姓如果不給辦事的政府官員好處,那政府官員則是能拖則拖,能不管就不管!擺出一副事不關(guān)己,高高在上的官架子!
這種現(xiàn)象并不是很少見!即使是《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頒布之后,仍是有一些政府部門辦事效率低下,辦事拖拖拉拉。筆者就親歷過這樣的事情,因為要采訪某部委,聯(lián)系好了該部委新聞中心,并發(fā)過去采訪提綱??墒?,筆者催了一個星期也毫不見效。無奈之下,筆者不得不放棄這個采訪,而另尋他途!
筆者要采訪所寫的還是表揚類的報道,倘若要是針對某一件“丑事”,那要得到他們的看法豈不是比登天還難?當然,也許有人會說,那是因為你跟人家不熟,要是熟的話,很快就能搞定!這又確實是這樣!
政府官員辦事就是,你跟他熟悉,他就給你辦;你給他好處,他就給你辦!但是,這種政府辦事,終究是沒能擺脫“以權(quán)謀私”的嫌疑,脫離官僚思想。那么,要如何實現(xiàn)把百姓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辦,從而切實維護好、實現(xiàn)好、發(fā)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呢?
筆者以為,有三個方面需要做好。首先就是要改變政府從上到下的“以不犯錯當政績”的思想。在政府部門里,尤其是地方政府部門,官員都很信奉這樣一個道理,做好事則是冒險,不做事則是政績。所以,很多政府官員都是能不做就不做,能推就推。所以,出現(xiàn)行政審批效率低,亂收費的現(xiàn)象則不足為怪了。
其次,把一些政府官員從一些繁瑣的政務(wù)公事,比如沒有多大意義的會議中解放出來。因為一些政府官員很喜歡找此為借口推脫給百姓辦事,說忙沒時間,實則上是不想給百姓辦事,于是乎拿會議當擋箭牌!
第三,給百姓辦事的政府官員予以一定物質(zhì)或精神獎勵。任何一個政府官員給百姓辦了一件實事,辦了一件好事(當然得排除給所謂的有親緣關(guān)系的“百姓”),政府就給予他(她)一定的物質(zhì)或精神獎勵。以此來提高政府官員為百姓辦事的積極性,從而推動政府官員把百姓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辦的責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