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心網訊(記者 尚宜濤)2月底,一名網友在微博上向“@昌吉公安”咨詢外地戶口申領駕駛證問題。短短幾小時后,昌吉州公安局從政策法規(guī)、申領程序等方面做了解答。

經過一年的政務微博試運行后,網友對公安工作從不理解、批評到豎起大拇指表示給力。嘗到了微博的甜頭后,昌吉州公安局深化網絡問政渠道,今年開通了官方微信。還下發(fā)文件,要求各縣市公安局和部門在3月底開通政務微博,實時開展政務公開,發(fā)揮群眾智慧,限時受理投訴。“今年我們還將開通官方網站,利用多渠道開展政務公開,實施網絡問政,解決群眾所需?!辈莨簿指本珠L卡德爾.庫爾班說。
公安系統(tǒng)力推網絡問政
2月22日,昌吉州公安局政務微信平臺“昌吉公安”正式開通,微信號“cjzgaj”,并同步對外發(fā)布了昌吉公安微信平臺二維碼。微信用戶通過手機微信客戶端掃描昌吉公安二維碼,即可收聽“昌吉公安”每日警情。每日圖文并茂向群眾傳遞每日公安動態(tài)、案件信息、案件追蹤、熱點關注、交通違法專項整治行動、便民提醒、防盜防騙提醒,解答群眾投訴意見。

2月25日,該局下發(fā)文件,對昌吉州公安系統(tǒng)政務微博開展情況做出了通報,通報中說,微博是聽民聲、訪民意、察民情、解民憂很好的載體,公安微博的建設應用是大勢所趨。文件要求各部門和各縣市公安局要在3月底前開通政務微博,實行專人管理,及時發(fā)布警情動態(tài),對于網友的建議、投訴要及時調查,處理,做好解答工作。
3月初該局下發(fā)文件,對于“昌吉公安”微信的做出了具體的要求,要求各縣市每天報送動態(tài)信息,對一般詢問類問題,有關部門要在2小時內解答回復至昌吉州公安局新聞辦;對反映問題、投訴舉報、意見建議類信息,有關部門要及時核實、調查、處置;辦理結果,一般事件在4小時內回復并書面上報,復雜事件在24小時內回復并書面上報,特殊事件適當延長回復期限。
3月下旬,該局將開通互聯(lián)網門戶網站,作為昌吉州信息化建設“八大平臺”之一的互聯(lián)網服務平臺,在服務群眾工作中將發(fā)揮巨大的作用,網站設置辦事大廳、法律咨詢、業(yè)務查詢、局長信箱和問卷調查等欄目,屆時群眾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門戶網站,在線咨詢、查詢、辦理有關事項,避免群眾來回奔波,提升公安機關行政效能。目前該網站的初步方案已經確定。該局負責人表示,該網站建成后,將會為群眾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讓群眾多一個渠道說話
昌吉州公安局今年大手筆的在全州公安系統(tǒng)開展網絡問政也得益于一年來的微博嘗試。
2012年3月,昌吉州公安局邀請了新浪微博編輯對該局機關人員進行了培訓后,該局政務微博@昌吉公安正式開通。
有了微博后,該局每日對公安工作的動態(tài)、案件辦理及便民服務等內容及時發(fā)布。@昌吉公安微博被昌吉網民所熟知,粉絲數增加到5000多人。
我的手機在亞中被人偷了、異地投靠怎么落實、關于外地戶口申領機動車駕駛證問題、交警處罰不公平-----微博開通了,咨詢問題的來了,批評的聲音也來了。
2月18日,網民“極品飛貓dd”反映:西部庭州網站便民服務中車輛違章查詢不能使用。該局隨即通過電話聯(lián)系交警支隊,將問詢結果及時向網民說明。
前不久,一名網友在微博言辭激烈的反映昌吉州公安局的一處工作漏洞,該局立即進行核實,發(fā)現情況屬實后迅速改正并向網友進行了回復。該網友后來連續(xù)發(fā)了兩條微博稱:“昌吉公安很給力?!?/p>
“我們接受了網友的建議有100多條,有批評的,有提建議,有質疑的。”昌吉州公安局辦公室主任張加寧說,對待網友的這些問題,一年來,收到消息后,他們迅速轉交有關單位調查,發(fā)現有些問題是屬實的,有關單位及時做了改正,屬于網友誤解的他們也及時解釋。
除了微博和微信外,昌吉州公安局每天還關注疆內各大網站、論壇和新聞媒體對昌吉公安工作的投訴、建議和批評聲音。2012年,網友反映的“黑代辦”和街面上未掛牌照的車輛問題,昌吉州黨委常委、州公安局局長宋宏利責令開展整頓行動,起到了良好地社會效果。
張加寧說,雖然公安部門建立了相關的投訴受理機構,但很多群眾可能有這樣那樣的顧慮,而通過網絡正好給群眾提供了一個很好匿名反映平臺,消除了一些顧慮,給群眾多了一個說話的渠道。
網絡問政是大勢所趨
2009年8月,微博成為互聯(lián)網的新興產物而誕生,由于互動性強,操作便捷,受到了國內網民的追捧,數億的網民參與到了微博的大軍當中?!爱敃r很多企業(yè)都開通了微博,利用微博宣傳企業(yè)和產品,而很多的社會問題被微博轉發(fā)成為了全國的焦點話題,不少的行政執(zhí)法單位在互聯(lián)網輿論面前顯得格外被動和尷尬,甚至一些錯誤的輿論倒向都沒法糾正?!辈莨簿指本珠L卡德爾.庫爾班回憶說。
卡德爾.庫爾班告訴記者,公安部門這些年一直在搞創(chuàng)新,搞服務型公安機關,微博、微信、網站等提供了這么好的平臺,對執(zhí)法單位來說,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他們在不斷摸索中體會到,運用好網絡,通過網絡,讓群眾了解公安工作,化解矛盾糾紛,開展普法教育,刊發(fā)協(xié)查通報,引導輿論等工作。遠遠大于民警在街頭上散發(fā)宣傳單的效果。
“網絡是一個很活躍虛擬世界,少不了投訴、嚴厲的批評和指責。對待這些聲音,我們回避后,雖然聽不到批評聲音,但問題依然是問題,如果我們主動的接受批評,改正不足,集眾人智慧,才能推進公安工作的提升和跨越。”卡德爾.庫爾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