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騰了9個月的“周老虎”了猶未了:在6月30日召開的陜西省處級以上干部大會上,陜西省公安廳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警官說,這次新聞發(fā)布會定在6月29日,是因為6月25日有媒體披露了周正龍被逮捕的信息,所以政府緊急召開了此次新聞發(fā)布會。按照原計劃,調查結論應在陜西省境內的奧運會圣火傳遞結束后,于7月6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7月1日《信息時報》)

  看到這則新聞,公眾無疑應該感到慶幸。是啊,如果沒有那個向媒體爆料的“深喉”,沒有那些鍥而不舍的媒體,飽受“周老虎”折磨9個月的公眾,估計還要在無奈與疑惑中煎熬個把月吧。該警官稱,調查計劃原本是嚴格保密的,警方不可能透露出去。看來,有關部門對于“周老虎”事件還是高度重視的,否則也不會在案件偵破之后,還要予以嚴格保密,并擬定了公布的時間:陜西省境內的奧運會圣火傳遞結束后的7月6日。這個時間的選擇是大有學問的,那個時候公眾的關注點聚焦在圣火的傳遞上,關注“周老虎”的人應該不會像現(xiàn)在這么多吧——這是一個多好的“計劃”:猶如鬼子進村打槍的不要。

  可以看出,有關部門是把“周老虎”事件當作一件丑事來處理的,因此在公布“周老虎”真相的時機選擇上頗費心機。然而,如果按照這種“掩耳盜鈴”的邏輯, 7月6日也并非公布的“最佳時機”。在今年,公布“周老虎”真相的時機應該有兩個:一個是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的一個月內,一個是奧運會舉辦期間。在地震期間暗度陳倉的例子不少,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山東濟寧加速建設文化標志城??上莻€時候“周老虎”的真相還沒有眉目,否則估計也會選擇在地震期間公布吧。事實上,有關部門與其把公布真相的日子定在7月6日,還不如定在奧運會期間,那個時候舉國歡慶關注奧運,豈不是更容易渾水摸魚?

  然而,謠言止于公開,公信立于透明。有關部門在“周老虎”事件有了進展之后,居然還要定好計劃,試圖遮遮掩掩避免政府形象進一步受損,這是何等悲哀。事實上,要想更好地挽救政府形象、重建政府公信力,最好的辦法應該是在第一時間向公眾公布真相。這是《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要義之所在,也是政府部門的法定義務??上?,有關部門還是延續(xù)“不公開是慣例,公開是例外”的老思路,試圖通過控制信息的公開來逃避公眾的質疑,這是何等的愚蠢。在“周老虎”事件中,不僅有法律學者郝勁松要求有關部門信息公開在前,還有上10億人民的持久關注在后,好不容易有點進展卻又“欲說還休”,無疑會進一步耗散社會巨大的經(jīng)濟成本、制度成本以及公眾的信心資源。

  對于“周老虎”事件的泄密,有關部門應該是比較生氣的,按照按照那位警官的分析,“應該只有林業(yè)廳才干得出來”,還有媒體報道說,“陜西省林業(yè)廳要把這人查出來”。然而,是誰泄密的很重要嗎,泄密“周老虎”真相有錯嗎?在有關部門的眼中看來,這個泄密者是一個“叛徒”,但在公眾眼中,這個泄密者卻是“周老虎”事件中少數(shù)良知尚未泯滅的人。“周老虎”的真相被泄密,泄密者沒有錯,因為真相本身不該是秘密,錯的是那些試圖緩報甚至掩蓋真相的政府官員們。

  又有消息說,陜西有關方面表示:絕對采訪不到周正龍。我想,就這種還是“堵”的態(tài)度,陜西所謂的“機關大整頓”是不會有什么效果的,難怪干部們開會的時候會睡覺。

  (作者系中國地質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