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法網事是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主辦下的北京法院網的官方微博,它的背后,是北京法院網的工作人員。

  其實,北京法院的庭審直播早在10年前就已啟動。據介紹,2002年10月,北京法院網作為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的官網就已經開通,這也是全國第一家高級法院的官網。2003年,北京法院網開始嘗試在網上以圖文直播的形式進行庭審直播。北京法院網的庭審直播案件,最高時占到全國法院案件直播的75%?,F在平均一天也有3~5個,多的時候7~8個。網站直播,已基本處于常態(tài)化。

  “你看,‘京法網事’來了。”9月25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備受關注的北京大興摔童案于上午10點公開宣判。9點20分,一名身材瘦長的男子帶著筆記本電腦走進法庭,坐在第一排的旁聽席上。他并非普通的旁聽者,而是北京法院網的一名微博播報員。他名叫趙巖,因為頻繁在北京各個法院的重大庭審中出現,北京媒體跑法院口的記者們看見他時,會開玩笑地說:“‘京法網事’來了。”

  今年6月26日才開通的北京法院網官方微博“京法網事”,截至10月8日,已有52萬余名粉絲。在9月26日的新浪微博影響力統(tǒng)計中,“京法網事”成為全國政務微博影響力第二名,全國司法政務微博影響力第一名。引人關注的是,僅在9月,包括冀中星案、北京大興摔童案、丁書苗案、李某某等人強奸案件等在內的案件,“京法網事”都進行了庭審微博播報。密集的庭審微博播報,被不少業(yè)內專家稱為一道司法公開的新風景。

  近日,成都商報記者專訪在大案背后進行庭審微博播報的“京法網事”團隊。其實,“京法網事”并不神秘,它是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主辦下的北京法院網的官方微博,而它背后,是北京法院網的工作人員。

  微博命名希望有溫度帶感情

  “京法網事”,不叫北京法院網,也不叫北京法院,這個略帶人文色彩的微博,很快成為北京地區(qū)大案要案信息發(fā)布的權威平臺。

  北京市高院新聞辦副主任郭京霞告訴記者,京法,代表北京法院網。北京法院網屬于網絡媒體,名字中就要帶個網字。因為與法院工作和及時的新聞消息放在一起,就要有個“事”字。取這個名字,不想叫北京法院網官方微博,是希望帶點感情色彩,有點溫度,不會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這樣感覺還會有點文藝范,和普通市民的距離更近一些。

  這個微博,并非專為庭審播報而開通。郭京霞說,在開通以前,他們設置了很多欄目,而庭審直播只是微博的一個部分。“開通微博并非是為了增加粉絲數,最重要的是增加司法公信度。”作為京法網事的主要管理者,趙巖說,發(fā)布消息權威和正確是最重要的,公眾對司法權威的要求很高,因此,發(fā)出的每個字、每個標點符號都會反復推敲和斟酌。

  網站直播已基本處于常態(tài)化

  據介紹,9月的重大案件開庭確實最多,但密集的案件,并非不是故意設置,只是恰好各個法院安排這段時間開庭,這個也屬于是偶然現象。

  趙巖介紹,一般有重大案件審理時,京法網事的主要內容就是庭審播報。其他時間,他可能在上午會發(fā)布一些案件審理信息,下午發(fā)布一些相對輕松的普法信息,而晚上,則會發(fā)布一些法官文化、美文分享之類的文章。

  其實,北京法院的庭審直播早在10年前就已啟動。郭京霞介紹,2002年10月,北京法院網作為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的官網就已經開通,這也是全國第一家高級法院的官網。2003年,北京法院網開始嘗試在網上以圖文直播的形式進行庭審直播。北京法院網的庭審直播案件,最高時占到全國法院案件直播的75%?,F在平均一天也有3~5個,多的時候7~8個。網站直播,已基本處于常態(tài)化。

  “目前微博播報因為人員和條件限制,還沒法做到完全的庭審直播,但我們通常會挑公眾最關注的要點發(fā)出去。只要記錄整理提煉好了,一定是第一時間發(fā)出,不會故意耗時間。”

  ———京法網事的主要管理者趙巖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