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河北省政府門戶網(wǎng)站的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河北省發(fā)改委2013年的預(yù)算報告映入眼簾。委屬單位21個,在編車輛76臺,在職人數(shù)596名,收入預(yù)算總額2.17億,支出預(yù)算總額2.17億——在這份長達20多頁的報告中,錢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一目了然。河北省發(fā)改委財務(wù)處盧曉帆說,公開預(yù)算已有三年,今年的預(yù)算報告更詳細。
其實,政府“曬”帳本,看看錢袋子里的錢究竟花到了哪里?作為納稅人,有權(quán)利知曉。詳盡公開財政預(yù)算、決算細則,讓三公經(jīng)費運行在陽光下,是每一位百姓的心愿。
政府“曬”帳本,曬出了平民化。其實,政府“曬”帳本,曬出了平民化。我們百姓不用再盯著那一大摞“天文數(shù)字”,看著那不知其所以然的預(yù)算“天書”,想著資金的具體投向、錢到底怎么花,而所謂的“公開”,也就淪為了一種虛假的形式。而按照規(guī)定,河北省級部門今年要完成“三公”支出總額和分項數(shù)額的全面公開,市級部門要公布“三公”經(jīng)費公開時間表。盧曉帆表示,公開帳本只是手段,而真正的目的是:讓百姓看懂、看清,每分錢來處自何處,用在哪里?平民化的“曬”帳本,讓我們百姓對于錢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一目了然。可謂是明明白白消費,清清楚楚維權(quán)。
政府“曬”帳本,曬出了公開化。政府“曬”帳本,把政府如何收錢,如何花錢,把“三支”支出明明白白的“曬”在了公眾面前,變成了一筆明白帳,讓那些見不得光的公款吃喝、公款出國、公車私用之類的“三公”消費無處可藏,讓那些拍腦袋決策不敢輕易出籠,那些堂皇的新建政府大樓也會遲疑掂量一下了。
政府“曬”帳本,更曬出了公信力。政府“曬”帳本,讓群眾看到了反腐倡廉的決心和勇氣,傳遞了打造陽光政府、廉潔政府的堅定信念,讓權(quán)利在陽光下運行更是我們反腐倡廉的有效措施。政府曬帳本,曬出了政府的公信力,曬出了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推動力。
正所謂,打鐵先得本身硬。我們的政府只有真正的公開、透明,我們才能真正的打造出一個“陽光政府,法治政府,責任政府,廉潔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