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份起,甘肅玉門市工商質監(jiān)局干部路鳳英的身份有了一次“質變”:從“收發(fā)員”變成了“審批員”。
“以前我們在政務大廳的窗口,扮演的只是‘收發(fā)室’角色?!甭辐P英在工商質監(jiān)局的政務窗口干了十幾年,對業(yè)務流程了然于胸:“看起來是集中受理群眾工商登記,但受理材料后,還得拿回局里審核走流程,最后帶到窗口交給群眾,一圈轉下來,最快也要5天時間。”
而路鳳英現(xiàn)在的身份是玉門市工商質監(jiān)局常駐市民服務中心的“首席代表”,“我們在市民服務中心有4個受理窗口,群眾在任何一個窗口提交申請后,只要資料齊全,我就有權審批,正常情況下,20分鐘就能拿到執(zhí)照”。
在玉門市市民服務中心,像路鳳英一樣的“首席代表”有38個。而在2017年以前,除了政務大廳,玉門市在全市還設有8個政務服務分中心,群眾辦理一件事項需要“滿城轉”“多頭跑”。
為提高服務效率,去年10月份,玉門市將涉及政務服務的人、權、事資源進行優(yōu)化重組,把原來的8個政務服務分中心全部整合到市民中心集中辦理業(yè)務,并組織金融、供熱、供水、供電、供氣、快遞、中介服務等單位進駐市民中心,做到了市民中心以外無審批,全面推行“一處跑、跑一次”政務服務新模式。
同時,玉門市還探索出將行政審批職責向一個科室集中、政務服務窗口向市民中心集中、服務事項向電子政務平臺集中,實現(xiàn)服務事項進駐到位、授權到位、電子監(jiān)察到位的“三集中、三到位”政務服務模式,并創(chuàng)新提出“首席代表”審批制度,行使下放權力權限,將“跑一次”辦理事項與“玉門市互聯(lián)網(wǎng)+政務服務平臺”同步推進。
改革進程中,玉門市政府以上率下,改變“全能家長式”的思維和角色,將需要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決定的部分審批權限下放到部門,與部門簽訂審批授權書,由部門一把手全權負責;各部門一把手再將審批權限授權給市民中心“首席代表”,由“首席代表”全權負責審批。改革后,玉門市政府將12項審批事項下放到7個部門,全市38個部門向“首席代表”下放授權事項299項,由“首席代表”行使審批決定權和審批專用印章使用權,做到群眾和企業(yè)辦事“一個章”終結審批。
“這樣改的最大好處,就是群眾辦事時間大大壓縮了,去年10月份到現(xiàn)在,我們累計辦結事項達32萬件,當日辦結率達到了97%以上。”玉門市行政服務中心主任荊花告訴記者。記者日前在玉門市市民服務中心大廳的顯示屏上看到,當天共接件2085件,辦結2120件(包括前一天的承諾件)。荊花告訴記者,通過優(yōu)化辦事流程、精簡辦理環(huán)節(jié)、減少申報資料,玉門市將以前辦理時限在3個工作日以內(nèi)的事項壓縮為即辦件,7個工作日內(nèi)的逐步壓縮到1個工作日內(nèi)辦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