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韶關始興縣宣布在春節(jié)后公開526名副科級及以上干部的家庭財產,但僅限于內部網公開。浙江慈溪市紀委常委楊智峰說,推行官員財產的徹底公示,也要考慮社會接受度的問題,他承認目前收入差距較大,會顧慮官員財產網上徹底公示后,引起社會反彈,帶來不穩(wěn)定。(1月28日《瀟湘晨報》)
我理解楊智峰所說的話,意思就是如今的貧富懸殊遠比我們想象得大,而許多官員財產也遠比我們想象得多,如果官員財產不公開,或者僅在小范圍內公開,民眾不知道就相安無事,一旦真正徹底公開,民眾定會驚訝于一些官員財產如此之多,情緒變得更激動而難以控制,從而“引起社會反彈,帶來不穩(wěn)定”。
我們正在建設一個法治社會,打造一個“法治政府”,努力使政務陽光、透明。而官員作為掌握公共權力的特殊群體,其一言一行都關乎公共利益,其財產就不能屬于個人隱私,理應向社會公開,有什么好藏藏掖掖的。
再說了,這種說法只看到了民眾在驚訝于一些官員財產如此之多,情緒不穩(wěn)定的一面,卻忽略了給社會帶來穩(wěn)定的一面。因為,如果我們將官員財產徹底網上公開,這就使民眾能看到政府真正鐵腕反腐和治腐,從而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心,情緒更加穩(wěn)定。
我看,真正會引發(fā)不穩(wěn)定的恐怕不是社會,而是貪官們。貪官們本來是可能濫用權力來大肆貪污、受賄,或者享受以往腐敗的成果,現在,官員財產突然徹底公開了,他們既往財產可能保不全了,以后更不能貪了,他們當然不高興了,情緒更不穩(wěn)定了。但是,貪官們不高興、不穩(wěn)定了,不正好會帶來社會的穩(wěn)定嗎?
再退一萬步來說,如果徹底公開官員財產會暫時讓民眾情緒激烈,進而“引起社會反彈,帶來不穩(wěn)定”,我相信也只是暫時的,從長遠來看,徹底公開官員財產只會是帶來“正能量”,促進國家的長治久安。
因為,民眾通過官員財產公示,一旦發(fā)現官員財產存在如此之多的問題,他們就會想方設法督促政府完善監(jiān)督和制約權力的體制,并且自身也會加強對官員的監(jiān)督。官員財產公示之后,以往的貪官逐步被清理,而新上任的官員則變得不敢貪、不想貪,官場的濁水就會逐漸清澈,官民矛盾就會得到緩解和遏制。
相反,如果我們仍然以這樣那樣的理由拖延官員財產徹底公開,也許能拖一時,卻不能拖得一世。最終,舊的貪官得不到清算仍然留在體制內,而新的官員也因為沒有財產公開繼續(xù)腐敗,官場的濁水越來越渾濁,最終引發(fā)官民對立,社會更加不穩(wěn)定。
當然,如果現在馬上要求對官員財產進行徹底公開,并不是不會有問題。這可能會引發(fā)官員轉移財產,造成資本外流;這也可能讓官員們抵觸情緒很大,從而造成巨大阻力,讓官員財產公開本身很難推行。但這并不是不對官員財產徹底公開的理由。相反,既然存在這些問題,說明官員財產徹底公開更需要和更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