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政企合作
政企合作又稱為公私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即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的合作模式。加強政企合作,一方面,政府不僅可以利用外部資源提升自身的公共服務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社會的運行效率,同時還可以緩解資金緊張的壓力,并且合理分擔風險;另一方面,企業(yè)還可以基于政府開放的數據資源,開展大數據領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激發(fā)大數據產業(yè)的活力,促進經濟發(fā)展與就業(yè)。為加強政企合作,美國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3種合作模式:
2.1 政府主導型
政府主導型模式是由政府作為數據開放共享的主體,通過政府主動開放自身數據并吸引企業(yè)投資(資金、技術)的方式來深化政府數據的創(chuàng)新應用。主要方式包括:開展創(chuàng)新應用競賽、合作建立試點項目。
2013年麥肯錫研究院的報告顯示,開放數據能夠帶來3-5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而且據統計,數據資源增值性應用每年可為美國的醫(yī)療服務業(yè)節(jié)省3000億美元,為制造業(yè)在產品開發(fā)、組裝等環(huán)節(jié)節(jié)省50%的成本 。當前,政府掌握著全社會約百分之八十的數據資源,因此,開放政府數據不僅能激發(fā)企業(yè)創(chuàng)新應用的能力,還創(chuàng)造巨大的社會效益和商業(yè)價值。
2.1.1 開展創(chuàng)新應用競賽
2015年7月,紐約市政府聯合紐約市經濟發(fā)展公司(New York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NYCEDC)舉辦了第6屆移動程序設計大賽———Big Apps,通過提供125000美元的現金獎勵以及相關的產品開發(fā)資源,吸引全國各地的公民、技術專家、企業(yè)家、工程師以及研究團隊等,利用他們的專業(yè)知識、技術和公開發(fā)布的數據來創(chuàng)建新的應用程序(APP),解決紐約市政府當前面臨的“經濟適用房、零廢物、城市連接和公民參與”4個挑戰(zhàn)性問題。此項活動還得到了包括Microsoft、AOL、Facebook、Google等公司的贊助。
2013年6月,美國政府與Code For America、Random Hacks Of Kindness以及谷歌的早期投資基金“創(chuàng)新事業(yè)”(Innovation Endeavors)合作開展“公民黑客日”(National Day Of Civic Hacking)活動,此項活動將全國各地的公民、軟件開發(fā)者和企業(yè)家聚集到一起,共同利用公開的數據、代碼和技術來創(chuàng)造、構建和發(fā)明新的方案,以解決美國社區(qū)、城市、州以及國家面臨的挑戰(zhàn)。美國勞工部、人口普查局及國家航空航天局等政府機構也積極參與,為“黑客”提供開放數據。這些挑戰(zhàn)競賽活動不僅有助于促進公民參與政府治理,還有利于推動政府數據的創(chuàng)新應用。
2.1.2 合作建立試點項目
美國的第一個智慧城市———“智慧可持續(xù)型城市(Smarter Sustainable Dubuque,SSD)”項目就是由迪比克市政府與IBM合作建立的。該市政府通過與IBM合作,利用物聯網技術將城市的所有資源(水、電、油、氣、交通、公共服務等)數字化并連接起來,進而通過監(jiān)測、分析和整合各種數據,智能化地響應市民的需求,并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使迪比克市更適合居住和商業(yè)發(fā)展。
西雅圖市政府與微軟和埃森哲(Accenture)合作的大數據節(jié)能試點項目是基于微軟的Azure云計算平臺,收集和分析了來自4個城區(qū)建筑管理系統的數百個數據集。通過預測分析,找出哪里可以減少能源使用,或者根本不需要使用能源。該項目的目標是將該地區(qū)的電力消耗減少25%。
芝加哥市政府與企業(yè)合作的“路燈桿裝上傳感器”項目旨在通過“燈柱傳感器”進行城市數據挖掘,收集城市的路面信息,檢測環(huán)境數據,如空氣質量、光照強度、噪音水平、溫度、風速等。思科、英特爾、高通、斑馬技術(Zebra Technologies)、摩托羅拉以及施耐德等公司為該項目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此類數據采集裝置還會為政府、獨立研究機構或是大學提供概念驗證和方案測試服務,并會隨著傳感器技術的進步及時進行產品升級,滿足潛在的科研和學術需求。
2.2 企業(yè)主導型
企業(yè)主導型模式是指企業(yè)主動面向政府開放數據,通過以微觀數據支持政府的宏觀決策,來尋求政府監(jiān)管的創(chuàng)新模式。主要案例包括:Airbnb主動開放有限數據以及Uber公開交通出行數據庫。
數據開放的目的是為了共享流動,只有不同來源的數據之間互聯互通,才能真正實現數據的價值。在大數據時代尋求數據的流通共用,不僅要求政府主動提供數據,還應當鼓勵企業(yè)發(fā)布自身數據,以微觀數據支持政府的宏觀決策。
2.2.1 Airbnb開放有限數據
2015年底,共享經濟的典型代表Airbnb主動對外開展有限的數據開放,首次公開了由匿名者提供的位于紐約五大地區(qū)上千份詳實的數據信息,信息涵蓋房東收入、房屋(房間)類型以及出租頻率等。此次共享的目的就是希望換來社會各界特別是政府對其共享經濟模式的理解,并協商討論可能的創(chuàng)新監(jiān)管模式。
2.2.2 Uber公開交通出行數據庫
無獨有偶,專車模式的鼻祖Uber也采取相同的策略,主動面向政府開放數據,以此來換取政府接納專車模式,不再限制非經營性車輛的介入,并尋求協同治理專車的新模式 。2015年1月14日,Uber首次向政府提供它的交通出行數據庫,通過向波士頓市政府提供匿名用戶的行程數據,如用戶每次搭乘的起始和結束時間、行走距離以及用戶上下車地點的郵政編碼等,與政府進行合作,以得出更有利用價值的數據分析結果。此項合作有助于幫助波斯頓市政府緩解交通擁擠狀況,并幫助相關政府部門更好地規(guī)劃城市智能化方案。
2.3 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
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合作模式,其中“政府主導”主要是指政府作為數據開放共享的主體,“市場化運作”主要是指政府通過與企業(yè)簽訂合作協議、授予特許經營權、制定激勵機制等方式,在符合市場需求和環(huán)境變化的現實狀況下,鼓勵企業(yè)開放自身數據,實現與政府數據的雙邊共享和互利共贏。主要采用以下2種方式。
2.3.1 簽訂共享協議
2016年1月15日,美國交通部、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與17家全球主流汽車制造商簽訂了安全協議。該協議旨在創(chuàng)造一個“主動安全”文化,圍繞著加強分析和檢查早期預警報告數據、力爭召回完成率最大化、共享數據以及解決網絡安全問題這四大方面而制定。美國汽車監(jiān)管機構以及這17家汽車制造商都承諾:通過合作以提升汽車的安全性并改善召回現狀。這些汽車制造商表示,愿意主動與政府機構合作,利用分享信息和最佳實踐方法來監(jiān)測數據,并及時發(fā)現缺陷,改善召回現狀。在這份安全協議中,數據共享原則就是一個有效措施,通過簽訂合作協議,有助于改善監(jiān)管機構與汽車制造商的關系,提高汽車的安全性。
2.3.2 召開網絡研討會
2015年3月19日,無線頻譜研發(fā)高級督導組(The Wireless Spectrum R&D Senior Steering Group,WSRD SSG)在Stevens理工學院舉辦了第七次聯邦與商業(yè)用戶頻譜共享研討會,此次研討會吸引了來自企業(yè)、政府和學術界的各行各業(yè)的專家,為與會者提供了獲取和分享頻譜研究和戰(zhàn)略實踐的機會。會議目標是識別頻譜共享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并注重鼓勵和提高雙向頻譜共享,擴大頻譜資源的獲取,提高聯邦用戶和商業(yè)組織的效率。此次研討會還提供了一個信息交流論壇,為征集社會各界關于頻譜共享的意見提供了交流平臺,有利于促進聯邦政府與商業(yè)機構間合作,推動無線電頻譜雙邊共享的實現。
2.4 分析與總結
綜上所述,政企合作的3種模式都是通過尋找雙方的利益共同點,構建合理的利益機制,理清各自的角色定位,整合相互間的優(yōu)勢,從而實現互利共贏。
(1)在政府主導型模式中,政府主動開放自身數據,并吸引企業(yè)的資金、技術等支持,進而鼓勵企業(yè)進行數據開放和創(chuàng)新利用,引導數據產業(yè)的良性發(fā)展。
?。?)在企業(yè)主導型模式中,企業(yè)通過主動開放自身數據,為政府提供決策支持,并借此尋求政府監(jiān)管的新模式,這種模式不僅有利于共享經濟的發(fā)展,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治理水平。
?。?)在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模式中,政府和企業(yè)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彼此之間形成一種伙伴式的合作關系,并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合作順利。這種模式避免了完全政府主導型、完全企業(yè)主導型的弊端,有利于發(fā)揮政府和企業(yè)各自的優(yōu)勢,推動美國政府數據的開放與共享。
3 政民合作
美國紐約市第一任數字官R.Sterne指出,“開放數據讓信息交流和利用更加自由化”“它不僅僅是數據的使用與消費,更是將政府與市民合作結合起來,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政府更好地與公民合作。”加強政民合作,讓公眾參與政府治理,不僅能提高政府數據的利用價值,促進數據創(chuàng)新,同時還能實現政府對公眾服務的精準化和個性化,使政府從單純的管理角色向多元共同治理方向變革。為加強政府與公民之間的合作,美國各行政部門和機構采取了多種方式和途徑促進公眾參與。
3.1 采用眾包方式
眾包是將集體智慧融入政府執(zhí)政理念,公眾成為政府的合作者。采用眾包方式可以提升公共服務的質量、交付和響應能力,由政府和公民共同開發(fā)、設計、提供公共服務,可以加強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和使用者間的合作伙伴關系。許多聯邦機構都嘗試過利用眾包平臺或在線構思工具來征求公眾的想法,成功案例如“Data.gov”“cityofboston.gov”“Reboot.FCC.gov”“History Hub”等。
3.2 舉辦在線競賽
在線競賽是用以尋求突破性的想法,對觀點和方案在線呈現和排名,對那些針對特定問題或挑戰(zhàn)給出了突破性解決方案的人提供物質獎勵。這種挑戰(zhàn)競賽不僅有助于促進公民參與政府治理,還有助于推動政府與公眾的創(chuàng)新和合作。如Challenge.gov網站是由美國政府和Challenge Post合作推出的在線競賽網站,由政府發(fā)布問題并提供獎金,鼓勵公眾參與解決迫切性的公共事務問題,從中獲取創(chuàng)新性想法和最佳解決方案。在2010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間,就有80多個聯邦政府舉辦了了640場挑戰(zhàn)競賽,鼓勵公眾利用政府開放數據,促進政府與公眾的創(chuàng)新和合作 。
3.3 啟動數據消費項目
為促進公眾參與政府數據,加強宣傳推廣,美國政府還開展了一系列關于大數據的主題活動。如“藍紐扣”項目旨在引導消費者安全地獲取健康信息,更好地管理其健康與經濟狀況;“綠紐扣”項目旨在為家庭與企業(yè)提供能源消費數據,幫助消費者節(jié)約資源;“我的學生數據”項目則是美國教育部將助學金免費申請表與聯邦助學數據共享,使學生與資助人能夠獲取、共享所需數據資源;“創(chuàng)建副本”計劃由聯邦政府國稅局2014年執(zhí)行,通過名為“Get transcript”的工具將納稅人的數據共享,使居民進行抵押貸款等活動時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