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網輿情監(jiān)測室發(fā)布的政務微博報告顯示,全國各地政務微博保持了較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政務微博數量大幅增長,微博開通部門多元化,與此同時,報告亦認為,政務微博逐漸走向實用,在回應民情、公開辟謠、征求民意等方面初現成效。

  經歷2011“政務微博元年”的快速發(fā)展,今年的政務微博呈現出新的變化。近日人民網輿情監(jiān)測室發(fā)布的政務微博報告顯示,全國各地政務微博保持了較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政務微博數量大幅增長,微博開通部門多元化,與此同時,報告亦認為,政務微博逐漸走向實用,在回應民情、公開辟謠、征求民意等方面初現成效。

  政務微博的發(fā)展,首先表現在微博開通數量大幅增長。報告顯示,新浪微博認證的各領域政府機構及官員微博已達45021家,較去年年底增長近150%。江蘇、廣東、浙江等經濟較發(fā)達的省份政務微博開通情況在全國居前列,其中,廣東政府機構微博接近1900個,總數在全國黨政機構微博中位居第二。值得注意的是,廳局級以上政府機構微博發(fā)展尤為迅速,已達1154個,是去年的近三倍;其次,政務微博開通部門多元化,公安、新聞辦、旅游等政務微博各領風騷,與此同時,紀檢部門亦試水微博,報告顯示,新浪微博已有85個經過認證的與紀檢相關的微博用戶;另外,政務微博職責定位逐漸明晰,實用性明顯提升,政府、黨政部門利用其微博與民眾互動,在突發(fā)事件處理、輿情應對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政務微博的輿論形象大為改觀。

  這張反映各地政務微博發(fā)展水平的成績單,無疑有著諸多讓人驚喜的地方。2011年政務微博剛興起之時,它還只是被視為革新一種官民溝通理念,作為一種新鮮事物,經濟相對發(fā)達的地區(qū)愿意投入人力物力,率先做出嘗試。在起步階段,政務微博勢單力薄,運營者謹小慎微,往往只是簡單地匯報本單位工作,語言生硬,親和力、網絡技巧等不足受到網友指責,而偶爾放下身段,又經常因為賣萌過猛而受到批評。在這一階段,普通網友只是扮演圍觀者角色,很少因為當時政務微博而受益。正是因為政務微博給人以華而不實的印象,地方領導要求官員開通微博便有了打造政績工程的嫌疑。經歷一年多的嘗試,政務微博走出政績陷阱,通過微博與民眾互動已成共識,越來越多的政府、黨政部門通過微博來發(fā)布消息,溝通民意,各地在發(fā)展政務微博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政務微博的“銀川模式”、“浙江現象”等備受好評。

  從發(fā)展現狀看,現今政務微博以下幾點作用值得關注。首先,政務微博成為重要的權威消息源,在突發(fā)事件中,公安、消防微博顯示了比傳統(tǒng)媒體更大的傳播效率。例如北京消防、湖北消防等政務微博,在多起突發(fā)事故中,均先于傳統(tǒng)媒體發(fā)布消息;其次,通過政務微博表達官方立場,回應民意關切,改變了官方意見表達過度依賴黨報黨刊的狀況。今年2月底,“上海發(fā)布”接到來自市民秦嶺關于“癌癥晚期父親就醫(yī)輾轉無醫(yī)院收治”的公開信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隨即通過“上海發(fā)布”登載回信,信中寫道,“我們大家會盡力幫助你,更重要的是同志們都贊成你的四點訴求,特別要在癌癥晚期病人的關懷上,爭取在制度上有所前進”,并表示“你的心痛也是大家的心痛”,此回應讓患者家人得到極大的寬慰。

  政務微博的辟謠能力更值得注意。過去,在相對平民化的微博生態(tài)下,因為缺乏必要的權威,謠言信息易獲得傳播。政務微博開拓了“官方輿論場”,回應網民猜忌,化解不實傳言。6月11日上午,網上充斥著有關武漢霧霾天氣的種種傳聞,湖北消防總隊在微博上煞費苦心匯報警情:“從今天0時起截至15時,武漢消防共接到8起報警,2起摘取馬蜂窩,1起抓蛇,其它5起都是居民小火,消防隊到場火就已經熄滅了。沒有重大警情發(fā)生。”與此同時,武漢市環(huán)保局通過微博發(fā)布PM2.5研究性監(jiān)測數據,此后網絡上的猜測才逐漸平息。又如,6月27日,南京市委宣傳部在其微博上稱“女童兒童節(jié)在紅山動物園走失”系假消息,亦起到辟謠效果。

  政務微博提供了一個便捷、高效、平等的官民互動平臺,其價值不僅在于它的實用性,更在于通過日復一日的踏實努力,改善政府形象,提升公民地位。政務微博無疑扶正了一種現代的政治理念,借助虛擬社區(qū),它還原了現代政府應有的角色,突出了服務公民的功能。當然,有必要指出,當前政務微博還存在不少缺陷,例如網絡技巧不足,遣詞造句方面欠缺考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政務微博在身份認知上尚不清晰,諸如“上海地鐵二運”發(fā)布“姑娘,請自重”這樣的內容,引發(fā)網友的批評,值得政務微博運營者反思。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