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去過汶川,那里有臥龍自然保護區(qū),是大熊貓的故鄉(xiāng);那里有美麗的阿壩,有我們藏族、羌族的兄弟。汶川8.0級的地震,不能不揪著我的心,天天看電視的新聞,天天看到半夜,滾動的新聞,滾動的數(shù)字,滾動著碾過我的心。
和32年前唐山地震相比,給我最明顯的區(qū)別就是信息公開和透明以及迅速,是那樣的不可同日而語。汶川地震的當天,汶川的交通和通訊完全中斷,但是,在電視和網(wǎng)絡的直播過程中,將所有得到的最新信息都真切、及時滾動播放在全國的公眾面前,特別是那些死亡的數(shù)字不斷變化,如水銀柱在不停地上升,卻沒有回避。所有中國人的目光聚焦在汶川,為它心動,為它焦慮,為它祈禱,為它祝福,繼而為它出力。
這是以往歷次災難中都沒有出現(xiàn)過的。它讓我們感到信息的力量。信息的公開透明與及時,表示著我們面對災難、正視災難的信心。信息與信心就這樣在這樣關鍵的時刻,擰成了一股繩,相互碰撞,凝結起了無形的力量,這便是瞬間激蕩起的生命的力量。信息不再僅僅是隱匿在災難的背后,或雪藏在紅頭文件之中,信息便和所有的中國人休戚與共,不再撲朔迷離,不再遮遮掩掩,不再僅僅是冰冷的數(shù)字,而成為普通百姓的血肉,有了怦然而動的心跳、呼吸和心聲。信息便有了生命的律動、溫度和力度。來自汶川的哪怕一點點的信息,都會讓我們牽心牽肺,都會讓公眾真誠回報沖天的情感和無限的愛心。
信息和我們同在,和我們共存,和我們一起潮起潮落,信息便如血液一樣流淌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和我們一起血脈相通,安危與共。散布恐慌不安的謠言,便沒有了存活的角落。它體現(xiàn)了政府對于人民對災難知情權的信任,也同樣體現(xiàn)了人民對于政府抗擊災難能力的信心。而這一切都來自信息的公開及時與透明,來自政府對于人們的信任,對生命的尊重,來自政府和人民的相互成長的成熟。
不斷滾動而擴大的死亡數(shù)字,激起全國那么多人對汶川的關注,所有人都希望都努力讓壓在廢墟中的受難的人更多的能夠被解救出來,讓他們戰(zhàn)勝死亡而活下來。每一位在廢墟中頑強和死神搏斗而終于活下來的生還者,那么多夜以繼日奮戰(zhàn)搶救生命的救援者,都讓我們激動,讓我們對他們和解救心生敬意。生命在巨大的災難面前,在痛苦的死亡之中,是那么的渺小,卻又是如此的強悍,而且激發(fā)起從來沒有過的如此高貴而偉大的力量。它讓所有的中國人心和心如此的貼近,遙遠的汶川,從此近在咫尺,那些叫得出名字的英雄,那些叫不出名字的英雄,從此銘記在我們的心里和歷史的記憶中。
我們不得不感謝今天信息如此的公開及時與透明,它確實讓人感到了不斷聚集起來的力量。無疑,這是30年來改革開放的結果,是民主化進程的收獲,是思想之花,才開出了今天的現(xiàn)實之果。面對如此驚天動地的特大災難,我們的力量就這樣形成,萬眾一心,迸發(fā)出前所未有的力量。是的,這就是生命的力量,是災難中生還者生命的力量,是來自全國各地救援者和支持者生命的力量,更是在商業(yè)社會中金錢銹蝕過的心靈、腐敗敗壞了的風氣的時代,一個民族生命希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