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網7日報道稱,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一間實驗室,一個地球的圖像在一排高清大屏幕上轉動著。這是全球屈指可數的大型可視化顯示平臺之一。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校園深處一間昏暗的實驗室里,一個地球的圖像在一排高清大屏幕上轉動著。地球上散布著五顏六色的圓柱,從不同的城市和國家升起。巴拿馬的那根柱子都戳到了平流層。
這個地球是高度復雜的數據可視化圖像,實時標注出比特幣網的交易量和交易地點。比特幣網是一種加密全球電子支付系統(tǒng)。
在旋轉的地球右邊是另一組由12個顯示屏組成的屏幕,屏幕上是一個布滿不停蠕動的藍色和黃色線團的圓。這些線團看起來有點像顯微鏡下的細菌,但它們代表了全球范圍內同時進行的比特幣交易。
帝國理工學院數據科學研究所數據可視化小組的負責人戴維·伯奇正瞇著眼盯著一個顯示屏。他說,“目前屏幕上有總值約400萬美元的比特幣?!?/p>
這套可視化平臺由64塊屏幕拼接而成,彎曲313度,呈新月形。建造平臺的科學家認為它是歐洲最大,也是全球范圍內屈指可數的大型可視化顯示平臺之一。和這套平臺一樣,大多數可視化平臺都安置在大學內。
該顯示屏的巨大尺寸(內徑達到6米,高度達2.53米)使之較常規(guī)尺寸的電腦屏幕更容易發(fā)現數據的細節(jié)。分析師可以同時研究大趨勢和小細節(jié)。
學術界、企業(yè)和政府向平臺提供數據,希望可以從研究人員的實驗中獲得一些洞見。第一批提供數據的機構包括上海地鐵。2015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往帝國理工參觀了通勤數據可視化演示。研究人員創(chuàng)建了一套鐵路服務中斷模擬,向習近平展示了地鐵網各處遭遇臨時需求沖擊的規(guī)模和位置:這可以為工程師提供有效信息,提高城市基礎設施的應變能力。
“如今每個人都在談論著大數據,”帝國理工商業(yè)分析實驗室主任馬克·肯尼迪表示,“但卻并不怎么知道如何利用大數據?!边@正是帝國理工的科學家們嘗試填補的知識空缺。
“如何利用我們的研究取決于公司,”數據科學研究所的創(chuàng)始主任郭毅可表示。他和同事并沒有跟蹤他們的觀點是如何應用的,但郭毅可認為,從上海地鐵數據中得出的實驗成果可能已經得到了應用?!傲曋飨瘜λ吹降难菔居∠笙喈斏羁?。”
這項技術也同樣用于人員管理任務研究。克里斯蒂娜·塔特利是帝國理工商學院的一名學生,研究項目被稱作“數據電火花”項目——企業(yè)可“登入”數據,進行分析。
她和其他4名學生一直在研究加拿大皇家銀行的人員流動。過去幾年,該銀行管理人員的比例一直穩(wěn)步上升,他們將之稱為“管理層漂移”,并得以對數據進行可視化研究。
“他們之前就知道這種情況,”塔特利表示,“但現在他們明確知道出現在哪個部門,這讓問題解決起來更有針對性?!?/p>
加拿大皇家銀行戰(zhàn)略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高級主任羅伯·卡萊爾表示,人力資源部門很晚才接觸到大數據。他稱,“人員分析是發(fā)現和推動良好業(yè)績的絕佳辦法?!?/p>
該銀行正在聘請數據可視化專家。卡萊爾稱,銀行需要專業(yè)人士來處理復雜數據,并做出企業(yè)其他部門員工也可以輕松理解的描述。
旨在滿足市場對此類專家需求的研究生課程層出不窮。帝國理工商學院在3年前開設了商業(yè)分析碩士專業(yè)。
“現在對那種了解可視化領域發(fā)展的人才需求很高,”該項目負責人卡利安·塔盧里教授表示。他稱,特別是咨詢、金融和零售企業(yè)對該專業(yè)的畢業(yè)生表示出興趣。
回到實驗室內,肯尼迪及其同事正在考慮這種設備如何以及何時可以具備商業(yè)可行性?,F在市面上已有較小的數據平臺,肯尼迪相信這證明了企業(yè)對數據平臺的需求。
“如果我們打算做微型版的數據平臺,首批產品最終很可能會用于那些依賴于高效資產管理、社會網絡監(jiān)控和物流的企業(yè),”肯尼迪表示?!斑@可能會在未來5年內發(fā)生。”
“下一步是簡化,”他補充稱。他希望那些不具備高級計算和數據處理能力的人也可以使用這項技術。“曾經只有少數人可以看到顯微鏡下的世界,”他稱,“現在高中生都可以使用顯微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