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官方微博愛“喊話”聲音能否傳更遠?

  銀川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的官方微博“問政銀川”擅長“喊話”:把網友反映的問題,轉發(fā)給本市170多個相關職能部門的政務微博,并督促辦理。近日,“問政銀川”向久不更新的官方微博“開炮”,通報批評了銀川各縣市區(qū)及市直部門中連續(xù)7個工作日未更新的政務微博。

  微博聚集了強大的媒體功能和社交功能,是與公眾交流互動的良好平臺。10月中旬,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在一次交流會上,還鼓勵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更加開放自信地開微博、用好微博。政府機構開設官方微博,早已不是個別單位的探索之舉。利用信息時代的先進技術提升社會服務水平、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也是建設現代政府的應有之義。

  從批評銀川地稅局微博“銀川地稅”對34條市民投訴很少回復,到與銀川晚報、電視臺等媒體的微博互動,“問政銀川”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為銀川市政務微博群找到了“神經中樞”:既通過轉辦的方式,直面群眾的利益訴求;也通過督導的方式,促使各職能部門用好微博平臺,形成網絡問政合力。

  銀川“微博喊話”能否傳更遠

  [寧夏大洋]對銀川這樣的舉措表示強烈支持,我并不認為這是作秀,即便是作秀也很漂亮。在我們寧夏各個主流媒體上都播報了這則新聞,問政銀川批評各個職能部門不積極更新微博,疑似“懶政”的的行為已經持續(xù)一段時間了,我并不認為微博能代替行政,但是親身經歷讓我感受到了問政銀川是很有效率的!希望不要曇花一現。

  [王力群Alex]微博政務不是看粉絲數量,不是看每天發(fā)多少微博,轉發(fā)多少次,而是看微博究竟有沒有滲透到真正的政務工作中,和當前很多政務微博的官僚作風(就發(fā)點信息,根本不解決問題)相比較,勇氣可嘉!

  [惠州陳律師]網絡問政值得鼓勵,但也要考慮實際情況,我在銀川呆過,微博上的銀川人比較少,官方微博缺乏與網民互動的氛圍,導致更新的壓力和動力降低。網絡問政的勁頭還不如使在實際工作中。

  [西風駐東南]贊賞寧夏銀川等市,開通了很多官方微博,民眾可以直接微博反應問題,相對的上海開通的太少了!

  [銳圓]@解決不了官員不作為或亂作為的問題,當官的怕大官不怕@是一個基本事實,估計也是多少年不能變。銳圓不才,也知道問政有兩個要素,一是公開,二是專業(yè)。公開一在媒體,二在議會———也就是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讓專業(yè)的人、熱心公共事務的人參選人大代表,老百姓拿選票逼代表,代表拿選票壓局長,這時候老百姓只要找本選區(qū)的代表,不論來訪來信還是發(fā)微博,代表都不敢怠慢。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再問政局長,局長要敷衍很好辦,從質詢到罷免,手段很強硬,后果很嚴重。

  [陳學才]批評已經有了效果,但是“希望他們在微博上公開向網民道歉并解釋原因”,因為“政府部門要對老百姓有所交代,中國的網民都是很善良的,只要真心誠意去解釋,一定會原諒的”。

  [孫偉光2164698361]這個好,政府辦公透明化,讓老百姓實實在在看到,這比每天喊口號強百倍千倍,其實很多時候,民眾的要求遠沒有那么高,政府很簡單的一個舉動,就能讓老百姓溫暖許多。

  [人如蓬蒿]這樣的喊話就是能讓老百姓看到,當然是種進步。不過我有點納悶的是,如果不在微博上喊話,在現實生活中比如打個電話問責,就無效?那為什么改在微博上就有可能有效?或者至今仍然無效?提高執(zhí)政能力主要是自己強身健體,微博也就當個興奮劑罷了。

  [韓立勇]“問政銀川”微博,可以看作是政府機構微博向網絡問政深水區(qū)發(fā)展的一次有益探索。它突破了微博上政府與網友互動的格局,強調的是當地政務微博群的互動優(yōu)勢,不僅能暢通公眾的意見渠道、及時發(fā)布權威信息,而且能通過微博向政府機構“喊話”,創(chuàng)新管理方式,進行嚴格監(jiān)督,打造更強大的親民、惠民話語平臺。微博對推動政府善治的功能不言而喻。不過,如何更清晰地界定網絡問政的邊界,讓網上反映的事情,通過網下的制度支撐去解決,同樣需要進一步探索。即便是“問政銀川”,也不能停留在“微博喊話”的層面,要督促政府機構用好網絡,哪怕是保持微博更新頻率,也需要更多網下的制度支撐。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