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承載著46萬南京黨員和800萬南京人民希望的中國共產黨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將隆重開幕,記者昨日了解到,目前大會各項籌備工作情況正緊鑼密鼓的進行,已確定參會黨代表594名,最小黨代表是“85后”。
“網絡三問”
為黨代會報告提供民意基礎
市委副秘書長、政研室主任孫惟勤向記者介紹了黨代會報告的起草情況。記者了解到,黨代會報告起草工作歷時4個多月,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目前已經進入到最后修改完善階段。
孫惟勤表示,起草黨代會報告要明確工作目標,更要成為了解民意的過程,不但要成為黨內意見的過程,更要成為吸納廣大民意,擴大人民民主的過程,所以報告起草之初,市委反復強調要以群眾所需所盼為第一考量,堅持問計問需于民,體現(xiàn)人民群眾的意愿,市委從8月1號開始,集中開展了網絡問計、問需、問政的三問活動,聽取群眾對新一屆南京市市委和未來五年南京發(fā)展的意見建議,南京各大媒體、網站先后開展了寄語新一屆市委我有話對書記說等專題專欄,征求網民的意見和建議,開展在線訪談和網民互動。
孫惟勤告訴記者,8月2號,市委書記楊衛(wèi)澤走進龍虎網和網民交流,直播頁面有200多萬人次瀏覽,中央省市主要媒體都對此次活動進行報告,新浪,搜狐等近50家知名網站也給予了關注,在網絡問政的進程下,直接推動了政府與網民的零距離溝通。隨后龍虎網整理了800多個網民問題,市委辦公室梳理了500多條涉及民生的問題,市環(huán)保局、住建委、教育局對相關問題進行了針對性答復,市交通局,環(huán)保局還提供解決方案,構架了全方位全局性的解題思路。
9月,南京市各區(qū)縣書記陸續(xù)走進龍虎網直播間和網民進行交流,集中展示了各區(qū)縣未來五年布局規(guī)劃和為民服務的具體藍圖,截至9月底,有江寧區(qū)、鼓樓區(qū)、浦口區(qū)等9位區(qū)縣委書記開展在線交流活動,化解了網民心里的疑慮。在籌備黨代會期間,圍繞網絡三問活動中,參與領導層次高,辦理問題類別廣等特點十分明顯,優(yōu)化了網民民意表達渠道,促進我市網絡民意表達的優(yōu)化和集中,特別是主要領導互動答復,為網民民意從主流媒體進行表達提供了互動。網絡三問活動的開展,開啟南京大規(guī)模政民網絡互動新時代,很多群眾反映很多熱點難點問題在黨代會工作報告中都得到了反映,成為新一屆市委未來五來的工作重點。
參會黨代表594名
最小黨代表是“85后”
據(jù)悉,2010年底,南京市共有黨員461202人,其中預備黨員10661人。經省委批準,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為600名,各區(qū)縣、系統(tǒng)和有關單位黨組織嚴格遵照黨章等黨內法規(guī)的規(guī)定,采取了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方式,反復醞釀、逐級遴選,根據(jù)多數(shù)黨組織和黨員的意見提出候選人推薦名單,按照多于代表名額20%的比例提出候選人初步人選名單。根據(jù)干部管理權限,對初步人選進行了認真全面深入的考察。在此基礎上,經各選舉單位黨的委員會全體會議討論確定,提出代表候選人預備人選建議名單。市委組織部對預備人選名單嚴格審核后,各單位采取差額選舉的辦法,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產生了市黨代會代表595名。
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陳禮勤介紹,從當選代表結構上看,一方面界別和分布符合要求,其中各級領導干部代表有所降低,加大了基層代表的比重,另外,各類專業(yè)技術人員,市級以上先進模范人物都比上一屆有了明顯的增加,另一方面結構比例也達到了規(guī)定的要求,其中女代表占代表總數(shù)近三分之一,比上屆的25.8%增加了6.4個百分點,45歲以下的代表將近占到55%,少數(shù)民族代表21名,比上一屆增加5名,具有大專以上代表占到代表總數(shù)97.6%,當選的同志整體素質較高。
代表當中不僅有近年來在全市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服務群眾實踐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優(yōu)秀共產黨員代表,還有少數(shù)在長期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做出重要貢獻現(xiàn)在已經離退休的老同志,他們是我市46萬多名共產黨員中的優(yōu)秀分子,比如全市教師楷模徐其軍同志,代表中年齡最大的參加過抗戰(zhàn)時期革命,現(xiàn)在已經90歲了,年齡最小的同志是1988年出生的。根據(jù)黨內有關法規(guī),目前選取產生的市黨代會代表還需要經過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的審查,提請大會主席團第一次會議審核通過后,才具備正式代表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