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底至7月下旬以來,98個中央部委中的近八成部委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三公”經費,或全或概,或粗或細,公眾給予了極大關注。
輿論在熱議中央部委首次公布“三公”經費時,不時提及四川巴中一個叫“白廟鄉(xiāng)”的地方。認為白廟鄉(xiāng)政府是中國第一個“全裸”曬財務賬本的基層政府,其彰顯的意義不應是“孤本”。
2010年2月2日白廟鄉(xiāng)在網上曬出財務支出賬本,引發(fā)公眾廣泛贊譽。2011年7月20日,本報記者來到白廟鄉(xiāng),探訪其財務“裸奔”近一年半時間以來的真實現狀。
2011年的這個夏天,“三公”成為媒體和公眾關注的熱詞。
所謂“三公”經費,就是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今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中央各部委要在6月公開2010年度“三公”經費決算和2011年“三公”經費預算。至今,也只有近八成部委公布了“三公”經費。
對已公布了“三公”經費的部委,輿論紛紛詳解其數字。雖然有的人對其“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做派有些微詞,但“三公”經費走到了陽光下,這本身就是一大進步。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不少媒體將眼光投向中國西部的白廟鄉(xiāng),認為較之一些部委的“粗枝大葉”,作為基層政府的白廟鄉(xiāng)卻“細化到極致”,堪稱“范本”。
白廟鄉(xiāng)是2010年2月2日在網上曬出財務支出賬本的,因其連一個紙杯都要曬的“全裸”無遮,在公眾中引起極大反響。
時隔近一年半,白廟鄉(xiāng)的財務支出賬本還在曬嗎?在中央部委紛紛曬大賬的大背景下,白廟鄉(xiāng)能給出什么樣的啟示?7月20日,本報記者專程赴巴中市巴州區(qū)白廟鄉(xiāng)實地探訪。
6月份的財務支出“裸曬”在墻上
汽車沿著一條很窄但很平整的水泥路朝白廟鄉(xiāng)行駛。車窗外的氣溫是37℃。從巴中市區(qū)到白廟鄉(xiāng),47公里,走了一個多小時。
白廟鄉(xiāng)這天正好逢場,但鄉(xiāng)場上人并不多?;鹄崩钡年柟庀?,村民三五成群地做著買賣。白廟鄉(xiāng)政府機關在主街道上,是一座門窗還貼著膠紙的新建四層樓。沒有通知鄉(xiāng)上,我們直接走進一樓,一眼就看見靠墻處立著一塊不銹鋼的公示展板。這是我們此行的主題所在,當即湊上去仔細觀看。
在抬頭寫著“白廟鄉(xiāng)2011年6月份公業(yè)務費開支統(tǒng)計表”的下面,分10欄分別寫著“時間、金額、科目、事由、業(yè)主、經辦人、證明人、審批人、安排人、備注”。逐一審視,寫著“6月30日、10元、辦公費、電筒一把”的后面,分別注明“經辦人彭娟(工作人員)、證明人袁靜華(辦公室主任)、審批人歐明清(鄉(xiāng)長)、安排人張映上(鄉(xiāng)黨委書記)”。另外,在6月4日,有筆53元的辦公費開支,事由是買礦泉水、紙杯。
特別引起我們注意的是“招待費”一項。記者數了一下,6月份共開支8筆,最少一筆是6月7日支出的60元,買了一瓶酒;最大一筆是6月21日支出1250元,事由是“在巴中接待成都及省外客人”,8筆招待費共計支出3038元。記者后來專門就1250元這筆接待開支,在電話中向鄉(xiāng)黨委書記張映上求解,他說,“是接待北京來的3家企業(yè)近20人的投資考察者”,并補充說,“這是有助于白廟經濟發(fā)展的陽光接待”。
接著,我們來到鄉(xiāng)長歐明清的辦公室。歐鄉(xiāng)長高個子,衣冠整潔,對我們的不約而至略感詫異,但隨即熱情招呼辦公室主任袁靜華接待我們,自己趕去主持一個會議了。記者在央視上看到過這位袁主任,她儼然是白廟鄉(xiāng)的“新聞發(fā)言人”,說話語速慢,有板有眼。在白廟鄉(xiāng)政府內,我們一共看到兩臺電腦,一臺手提電腦放在張映上的辦公桌上,另一臺臺式電腦放在袁靜華的辦公桌上。
“昨天我才開通了新浪微博。”一見面,袁主任就樂呵呵地說。她透露,白廟鄉(xiāng)村民家中有電腦的很少,“這兩臺電腦都是北京的志愿者捐贈的”。話語間,她打開電腦,點擊出“白廟鄉(xiāng)政府網頁”,我們看見,白廟鄉(xiāng)6月份的財務開支賬本也曬在網上。
記者旁白
任爾東南西北風,白廟鄉(xiāng)政府咬定“裸曬”不放松,這份堅持,彌足珍貴。當然,我們也看到一些可以完善的地方。比如,我們沒有看到財務收入賬本,為什么不一并曬出?又比如,公示欄放在鄉(xiāng)政府內,為何不置于人流密集的場街?顯然,無論在公示內容還是形式上,白廟鄉(xiāng)都還有事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