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僅在新浪就有經認證的政府微博四百多家——官方微博,在掌聲和質疑中前行

  南京市委宣傳部4月11日在新浪網開通了名為“南京發(fā)布”的官方微博,一句“歡迎各位朋友常來逛逛聊聊”的親切博文,以及博文中可愛的網絡表情,讓這個“官博”增添了不少民味兒。至此,這樣以政府機關實名開通的微博,在南京已有30多家。而在鎮(zhèn)江、常州等地,政府官方微博也是四處開花。根據新浪微博15日提供的數(shù)據,我省僅在新浪就有經過認證的政府官方微博400余家。

  政府微博,從誕生之日起,喝彩聲、質疑聲,就如影隨形。

  “摸著石頭過河”:博主們邊實踐邊探索

  140個字左右容量,在一般個人博主眼中比博客操作簡單一百倍的微博,還真難倒了不少機關干部。“以前靠鐵皮喇叭,后來是廣播、報紙、電視、網絡,現(xiàn)在是微博,宣傳工具也要與科技同步。”南京市委宣傳部新聞處負責人透露,在開通“南京發(fā)布”前,處里人員大多先開設了個人微博,試水體驗,找找感覺。

  去年8月31日開通的“南京市公安局浦口分局”,是該市首個政府官方微博,目前其在騰訊上的粉絲數(shù)量已突破25萬。微博聯(lián)絡人、該局政工辦副主任王強坦言,沒有現(xiàn)成的經驗,只能邊實踐邊探索,“摸著石頭過河”。開博之初,他們利用微博展開調查,了解網民最希望從公安微博上得到何種信息。記者看到,如今在浦口公安微博上,有“警方提示”、“治安口訣”、“小貼士”等十幾個欄目,除了解一些公安的動態(tài)外,網民們還可輕松學到很多防騙知識,不少博文第一時間被博友轉發(fā)。

  “政府官方微博,大多還處于‘初級階段’。”南京市委宣傳部網絡宣傳處處長潘濤認為,官博相當于政府機構的“自媒體”,不需要借助傳統(tǒng)媒體的“轉譯”,而是直接表述和交流意見,達到無中介傳播,這就要求政府機關“要善于表揚和勇于批評自己”。他說,其實政府的工作、會議中有很多與百姓密切相連的有趣話題。政府工作人員要及時關注、傾聽民意,根據受眾的需求發(fā)布微博,既要將政府的工作展示宣傳給群眾,也要敢于暴露自己的不足并及時糾正,以減少誤解和隔閡。

  “表達態(tài)度觀點、澄清事實真相、引導網絡輿論、疏導網民情緒、主導形象傳播”,南京市委黨校教授、南京政府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郝繼明,為政府微博的內容設置和角色定位開出了這樣的“菜單”,而這些也是時代對政府科學決策和領導干部素質提出的新要求。

  “挨著板磚前行”:官博在批評聲中成長

  作為一個更為開放互動的平臺,瀏覽量大、傳播率極高的微博等于將政府機關工作擺在放大鏡下,“不會說話”的官博一不留神就會遭遇“板磚”。

  南京價格監(jiān)測中心主任陳長才向記者大侃開博之初的糗事:當初有人問我們價格監(jiān)測數(shù)據準確么?我們回復了一句“官方數(shù)據不容置疑”。結果,網友微詞不少,領導也批評。“摔了幾個跟頭后,他們自我診斷:要放低身段,擺脫官氣,將自己放到與網民平等交流的平臺上,才能增加交流的有效性”。不少博文,嘗試采用形象、俏皮的語言與網友交流。“南京價格監(jiān)測”貨比三家欄目推出后,一網友發(fā)帖訴苦,稱因為菜價相差太大,妻子總懷疑他將菜金留作私房錢。博主用一首打油詩回應道:“電視報紙有地圖,價格公示惠民生,出門買菜多看看,價比三家能省錢,回家以后說得清,但愿不再背黑鍋。”對此,網友吳羽卿不禁評論道:“大叔,你跟我爸爸一樣有趣!”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