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7日上午來到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與網友在線交流。

  這是溫總理第三次走進網絡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在開場白中,總理對“三會網友”作了一個精彩的回顧:“如果說第一次和網友們在線交流我感到有點緊張,第二次我感到十分珍惜,那么這次我感到責任重大。”品味總理這三次不同的感受,可以看到網絡問政正日益走向常態(tài)化和制度化。

  “有點緊張”是對網絡問政的重視。總理第一次與作客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與網友在線交流,是2009年2月28日。總理在開場白中說:“和網友們進行在線交流,對于我來說是第一次。第一次的事情難免有點緊張”。這次與網友在線交流,開啟了共和國總理的網絡問政的先河。網絡信息時代,網絡輿情逐漸成為黨和政府傾聽民聲、了解民意的一個重要渠道。網絡交流具有平等性、即時性和廣泛性,網民留言顧慮較少,更便于說實話、說真話??偫碇哉f“有點緊張”,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對網絡問政的高度重視。可以說,關注網意、利用網絡,需要領導干部改進執(zhí)政方式和工作作風,實事求是的面對網絡輿情,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收集群眾的意見,傾聽群眾的呼聲,以更加平等的方式與群眾交流,以更加開放的方式和開明的態(tài)度對待群眾的意見,切實把網絡時代的民眾力量凝聚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堅力量。

  “十分珍惜”是對網絡問政的肯定。總理第二次來到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是在2010年2月27日。總理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結束時和網友約定“明年再來”??梢哉f,隨著網絡技術的完善和發(fā)展,網絡正在成為中國政府和職能部門聽民意、匯民智、解民情的新平臺,也是一個使政府工作贏得民心的平臺。據調查顯示,近七成網友對網絡問政推動民主政治建設的作用充滿期待,52%的網友認為網絡問政會成為新的執(zhí)政方式之一。越來越多的中國官員開始“觸網”,有的在網上開博客,有的以實名上網征求網民意見,有的與網友在線交流。可以說,在網絡社會,不善于利用網絡來跟老百姓溝通、協(xié)調自己的工作,就不算合格的領導。網絡輿論已成為民意的“晴雨表”??偫碇v“十分珍惜”,意在要求各級領導干部應把網絡作為日益強勢的新興媒體對待,把關注網絡輿情當作一種工作常態(tài)來堅持,把引導網絡輿情作為一種能力來鍛煉,提高網絡時代的執(zhí)政能力,鍛煉和培養(yǎng)敏銳的研判力和預見性。

  “責任重大”是對網絡問政的期盼。在兩年后的同一時間、同一訪談間,總理踏著北京的又一場瑞雪如約而至,第三次帶著對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責任,真心、真情、真誠地與海內外網友進行了心與心的交流。經過兩次與網友的交流,總理這一次更加注重網絡問政的實效。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各項工作面臨的困難很多,壓力很大,任務很重。正如總理所說,“我以為這兩年的工作不比前8年任何一年要容易,反而要艱巨得多。我必須恪盡職守,和人民一道克服困難,使我們國家更加繁榮昌盛。”一直心系群眾、體察民情、執(zhí)政為民的溫總理坦言“責任重大”,表明網絡問政要從虛擬社會走向現實生活,網絡問題必須現實解決。領導干部既要“上網訪民意”,更要善于“下網解民憂”。要采取措施把網絡中發(fā)現的問題轉入現實工作渠道加以研究解決。尤其要善于從新生的信息交流渠道中捕捉民眾智慧,傾聽民意民聲,切實解決干部群眾通過網絡反映的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古有微服私訪,今有網絡問政。網絡是收集民意的“直通車”,是傾聽群眾呼聲的“窗口臺”。從總理“三會網友”的不同感受中,各級領導干部不僅要重視網絡問政,注重傾聽民意,匯聚民智,凝聚民心,更要堅持網絡問政,促其走上常態(tài)化,使之真正成為領導干部的貫徹經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重要途徑和有效載體。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