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晚報10月20日訊 普通市民需要了解相關政府部門出臺了什么政策,做了哪些實事,一般都從相關網站、報紙等相關媒體上獲取信息。昨天下午,記者從市政府電子政務中心獲悉,作為政府部門政務公開的主要渠道——衢州市政府信息公開網站,卻顯得比較冷清,截至昨天,市本級40多個部門、直屬各單位,仍有半數左右未發(fā)布信息。
半數部門未發(fā)布信息
昨天下午,記者打開了“衢州市政府信息公開”網頁,在網頁下方的“市級部門單位信息公開目錄、指南”欄目中,清楚地顯示著市本級所有政府部門和直屬單位,還有部分企業(yè)和省直單位。
記者隨意打開了我市某部門的信息公開網頁,發(fā)現里面有不少該部門的文件和工作簡報,公開方式為“主動公開”,但一看“產生時間”,距離最近的竟然是2009年11月18日,也就意味著該部門在這一天公開了兩條信息后,就一直未在市政府信息公開網站上公開過信息。
記者發(fā)現,該部門在2009年10月23日這一天共發(fā)布了23條信息,這僅與上一次發(fā)布隔了5天,該部門的信息密集程度可見一斑。
在另一個相對“冷門”的部門,竟然沒有發(fā)布過一條公開信息,還有部分部門信息發(fā)布量與市民平常了解的信息量并不相符。
再看各個部門的信息公開中,記者還發(fā)現了一個問題,一些部門公開信息存在“打包”現象,比如某部門在本月公開的信息中,竟然有一個文件是今年1月5日下發(fā)的。
據市政府電子政務中心的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來,市統(tǒng)計局、市行政服務中心、市民政局、市物價局、市建設局、市發(fā)改委等單位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相對較好。
政府信息公開網站應為主要渠道
據市政府督查室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我市2008年出臺的市政府令,行政機關應當確定衢州政務網或其網站群作為主要的政府信息發(fā)布渠道。
在今年還未在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發(fā)布信息的窗口單位,記者進入其官方網站,發(fā)現不少動態(tài)信息時效性很強,都是近期發(fā)布的文件或者新聞,并且該單位在本地主流媒體上也發(fā)布過信息。
記者了解到,政府信息公開雖然是考核政績的一項重要指標,但信息公開的方式多種,使得一些部門單位“冷落”了最主要的公開方式。
據悉,除了專門的政府信息公開網站外,政府公報或其他公開發(fā)行的政府信息???;報刊、廣播、電視等公共媒體;公共查閱室、資料索取點、政府信息公告欄、電子屏幕等場所或設施;各級行政服務中心、各級各類檔案館及現行文件查閱服務中心;新聞發(fā)布會、專家論證會、聽證會等會議及政府有關會議;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熱線等,都是政府信息公開的渠道。
“而作為政府部門,大多數需要公開的信息都已化解在平常的工作中,通過以上各種方式公開,而作為最直觀也是最主要的公開渠道,卻‘游離’于日常工作之外,容易被忽視。”市電子政務中心工作人員稱,他們也了解到了實際情況,會不定期“催促”部門單位將信息上傳到政府信息公開平臺,但效果并不理想,“根據規(guī)定,縣級以上規(guī)范性文件、政策性文件,應當自發(fā)布之日起10日內公開,可是大部分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