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財政部最近舉辦的學習貫徹科學發(fā)展觀專題輪訓班上,部里有關方面負責人剖析了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方面出現的重復投資現象。這位負責人說,現在,不少行業(yè)和部門爭相申請資金,要求在系統內或部門內開展電子政務建設。由于政出多門、標準不統一,建設的結果出現了“有電子無政務,有網站無信息”的狀況,一邊是重復建設,一邊是閑置浪費,大量的財政資金付諸東流,電子政務建設名實不符。 

  記者瀏覽了政府部門的網站發(fā)現,有些網站除領導人的講話在網上偶爾更新之外,大部分信息是2005年以前掛上的,3年依舊。這些政務網站在建設時使用了大量財政資金,每年還要投入一定的運營和維護費用,效率如此低下,令人憂心。 

  據有關方面估算,國家每年在公務接待、出國培訓、網絡建設三方面投入的資金高達數千億元人民幣,有人將其稱為新時期的“三座大山”。我們的財力尚不十分寬裕,國家在解決民生、環(huán)保、促進區(qū)域經濟協調發(fā)展等方面還有大量工作要做,花錢的口子非常大,我們有必要避免重復投資,把不該花的錢省下來,將其投入到最急需的地方,真正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而在電子政務信息系統建設上應統籌規(guī)劃,合理安排,而不能各自為政。要讓重復建設之風盡快剎車。 

  記者由此聯想到政府采購方面的一個案例。某市糧食部門向財政部門申報一個200萬元的采購項目,希望建一個電子政務平臺,上聯省、下聯縣(市),借此反映糧價波動情況。市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組織專家對這一項目進行了論證。專家認為,省糧食部門的電子政務平臺尚不健全,縣糧食部門的網絡基本上處于半癱瘓狀態(tài),即使投入上百萬元的資金,也不能保證電子平臺建成后在省市縣之間正常運營。最后,市采購辦經過審核把關,安排了幾萬元的采購預算,幫助市糧食部門采購幾臺電腦,建了一個局域網,保證了工作需要。這一措施,當即為財政節(jié)省了近200萬元的資金。 

  統一政務網絡平臺是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最迫切的任務之一,其質量和效率關系到電子政務建設的全局。如果將現有的各級、各部門政府的信息系統聯系起來,充分實現政務處理資源與數據資源的全面整合和共享,以統一的標準為企業(yè)和居民服務,既節(jié)省了財力,又提高了政府辦事效率,同時滿足了各方需求,何樂而不為。 

責任編輯:admin